30.9.11

走出民謠: Bon Iver



Folk音樂就像一個大溶爐, 任你添加不同的音樂元素進去, 都可以自成一格, 不用說有流行味強的Folk-pop, 加點實驗性質成了Free-folk, 加點電子成了近年流行的Folkatronic, 一個人也可以斯人獨憔悴地表達情感, 給他full-band陣容歌曲也可以變得熱鬧豐富, 不同人也會有不同演釋,而且很多時都反映了創作者的心路歷程。



Bon Iver是由創作主腦Justin Vernon所帶領的folk-rock樂隊,2007年, Justin Vernon不但經歷了感情的挫折, 而且肝病不幸在那時折磨著他的身體, 心情走進低谷的他不惜遠離繁喧, 隱居深山, 把大部份精神寄托在音樂創作上, 他首張作品“For Emma, Forever Ago”(上圖)就在這種殘酷的背景下誕生, 這張作品令人感到他把一切感情和專注都寄託在裡面每首歌裡, 歌曲散發出的淡淡哀愁是如斯令人動容, 音樂上他亦開始探索當ambient音樂遇上folk-rock的種種可能性。可能連Justin Vernon本人之前都沒料到這張作品為他們帶來幾乎一面倒的好評, 而Bon Iver這個名字在folk-rock圈裡亦迅即受到廣泛注目, 其後更被著名廠牌4AD收歸旗下, 並把這張成名作帶到英國巿場。



載譽而來, 今年他們推出了第二張full-length作品(下圖), 這次押上樂隊名字作為碟名, 足證Bon Iver對這張作品有一定信心, 大碟原名叫 “Letters For Marvin”, 後來才改成”Bon Iver”, 改碟名可能暗示了樂隊想擺脫前作那種斯人獨憔悴的個人化風格, 希望有個全新的創作方向, 事實上這張作品比上那張的確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再一次定義了極具個人特色的folk-rock風格。 人紅自然吸引不少樂手想跟他合作, Bon Iver已擴展為四人樂隊, 而在錄製同名大碟時亦請來了不少名樂手助陣, 包括活躍於indie圈, 亦曾為Arcade Fire效力過的色士風手Colin Stetson, 和弦樂編排家Rob Moose。



陣容頗大了的Bon Iver, 歌曲層次亦更見豐富, 但絲毫沒有減退其ambient的取向, Justin Vernon在談到他的新作時, 亦不違言這張作品不是由傳統folk-rock作創作起點, 他在接受Pitchfork訪問時說道:

“I don't find inspiration by just sitting down with a guitar anymore.”
"I wanted to build a sound from scratch and then use that sound to make the song."

這亦表明這張同名作品將會以非結他為主導的創作理念, 加上Justin Vernon本身也是一名出色的監製, 所以可以預料到他在聲響運用上會有其獨特風格。

新作開首一曲”Perth”已經先聲奪人, 在軍鼓的帶動下, 表現了Bon Iver少見的激昂。 之後精緻的”Minnesta WI”, 歌曲走向忽動忽靜, 有令人耳不暇給的編曲。 驚喜過後, Folk-rock樂章“Holocene”以木結他奏出出淡淡的愁緒, 重拾了他們在首張大碟裡最動人時刻, 而此曲可說是全碟的亮點之一。MV也拍得很唯美,值得一看。



簡單清爽的一曲”Tower”, 充滿著美式folk-rock情懷, 在弦樂的配襯下, 歌曲顯得格外優美。 中段兩曲”Hinnom, TX”, “Wash”, 是整張大碟氣氛最低迴的一刻, 當中“Hinnom, TX”只用簡單的電子聲底, 再搭配兩把聲線, 一揚一抑, 很深邃, 亦充份突出了Justin Vernon脆弱而迷人的聲線。 靜態的一面的Bon Iver不其然令我想起Post-rock班霸Sigur Ros, 我想當Sigur Ros轉玩folk-rock的時候, 大概也會如此美不勝收吧。 陣容擴展了的Bon Iver整體反而造得比前作更靜, 而且很懂得在製造Ambient氣氛時取捨樂器, 應奏則奏, 歌曲的靜態和動態地方都掌握得恰到好處, 足證主腦Justin Vernon的監製功力。

“Calgary”滿載動人旋律, 算是全碟最為明快的一首歌, 而編曲由電子到搖滾樂, 推進得相當圓滑流暢, 漸感開揚, 聽得令人心曠神怡。



全碟唯一有點格格不入的是最後一曲”Beth/Rest”, 他的聲線處理加上有點俗氣的電子琴, 聽起來像是一首老舊的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曲, 與全碟的主題氣氛有點不太相襯, 算是一個小小缺憾。
整體而言, Bon Iver的同名大碟雖然比上一張” For Emma, Forever Ago"少了有機性,電氣化了不少, 但歌曲編排很流暢, 音樂的細緻位亦處理得很有心思, 令作品耐聽度提高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感情依然很真摯動人。

在寂寥的夜晚, 聽著Bon Iver新作, 我再次被感動了, 像與他一起忘記有過的傷痛, 走一趟觸動心靈的音樂旅程。

[評分: 9/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18
.

26.9.11

樂評短打: The Kooks - Junk of the Heart



The Kooks 是來自英國Brighton巿的四人年輕樂隊, 說是年輕, 是因為他們英式獨立搖滾樂總予人快意青春的感覺, 筆者從他們的成名處女作2006年的"Inside in Inside Out"開始, 已經深深被他們acoustic-rock/indie-punk風格所打動, 除了有年少輕狂的英國Punk樂外, 最殺食的還是他們清新動人木結他小品, 再加上那份不經修飾的粗獷作風, 使他們不知不覺間在英國獨立樂隊脫穎而出, 當年與Arctic Monkeys並駕齊駒.

The Kooks - Seaside




今年他們他們推出了第三張大碟"Junk of the Heart", 風格轉變了點, 收歛了以往粗獷的氣質, 他們的歌曲變得不慍不火, 誠然這並不是一張風格突出的作品, 但勝在穩打穩紮, 歌曲清爽, 聽得舒服, 而且興幸沒有太多的修飾. "Taking Pictures Of You"的旋律不禁令人聯想起Coldplay舊作, 很是溫婉動人. "Petulia"是一首情歌小品, 那清新的木結他彈撥, 依然是他們的亮點之一. "Eskimo Kiss"的曲風爽朗如夏日陽光, 電結他與木結他相互齊奏, 層次豐富, 卻又完全不覺喧囂, 我就是喜歡他們這種帶點The Beatles影子的美好曲調. 要一點玩味嗎, "Runaway"有跳脫的節拍, 加上Funky結他, 令整首歌帶點南美風情. 曲式流暢的兩曲"Junk of the Heart"和"is it me", 理所當然是主打曲之選.





[評分: 7/10]

延伸聆聽→ Myspace

20.9.11

另類英倫精華遊: 何沛澄與他的白色維度.



雖然香港喜歡英倫搖滾的大有人在, 但玩得出英倫味道而又出名的樂隊並不多, 或者對於自己喜歡的音樂,樂隊們始終抱著欣賞的角度,不敢作為音樂創作上的一個大方向,不是他們玩得不好,而是怕玩得太好太忠於原本英倫樂隊的風格,會予人感覺他們只是一個稱職的模倣者,欠缺個人風格,所以玩得好之餘,又要突出自己,當中的分寸確實很難掌握。曾留學英國,深受英倫音樂影響的何沛澄,棄IT而取音樂,,大膽地走出了這一步,試圖突破傳統英倫搖滾的框框,把他獨特的樂風帶到香港。



這位”小明上廣州”製作人帶領他的唱作樂隊White Dimension, 推出了他們首張大碟”Shimmer Of Dawn”,一張教筆者驚喜的作品。 歌曲的氣氛和結他的演奏都帶有濃濃的英倫搖滾氣息, 尤其那種陰鬱, 壓抑的情感, 不難令人聯想起英國班霸Radiohead。 但不同的是他們以較progressive的編曲手法演繹歌曲, 這亦是這張作品的亮點之一, 大碟第一首”流沙”已經盡顯他們在創作上的野心, 在詩意般的磅礡氣氛之下, 把激情與冷靜相互交錯, 拼湊出一個畫面豐富的樂章, 而色士風的演奏無疑令歌曲多了一份優雅。 其後歌曲的風格亦在”流沙”的影響下, 成功鋪排了一種不錯的整體感覺 。

“尋歡作樂”在爽勁的結他背後, 暗諷大都會裡扭曲了的男女感情關係。令筆者感動不已的是一曲”蔓延”, 結他演奏靜靜的引入, 除了歌曲本身推進得圓滑流暢, 最吸引的還是那掩不住的苦澀情感, 相信最容易打動女性樂迷。



充滿Drone味的間場曲”暮”, 竄動著耐人尋味的電子節拍, 此曲像是一道橋樑, 把大碟以後的歌曲過渡去一個更沉鬱的氣氛。 “循環”的結他演奏像是一股旋渦般, 帶領聽眾遊走於現實與虛幻之中, 像在黑暗中吶喊, 試圖逃離那煩擾的世界, 其冷色調的音色和氣氛不其然令人想起Radiohead名曲”Climb Up the Wall”。 ”缺氧”的音樂風格與 ” 循環”相近,只是電子氣氛鋪得更厚, 予人滿佈暗湧之感, 其主題令人反思氣候與環境急劇變化為自然帶來後果。 黑暗過後, 純樂器過場曲“彌留”展現了一抺光明, 簡潔尤如Post-rock靜態的一面, 撫平了任何紛亂的思緒。



“沒有音樂的天氣”與”立春”同樣道出了曾留學英國的何沛澄對倫敦的印象,以景入情, 引導聽眾去感受霧都的迷濛意境, 同時稍為洗去之前幾首歌曲的沉重壓抑,曲式相對較明快, 明顯突出了結他跟隨感情起伏的變化, 不變的是仍是那種濃濃的英倫搖滾味道,,其中“沒有音樂的天氣”裡,末段那柔和的男女對唱,可算是神來之筆,餘音裊裊。 夜幕除除落下, 最後一曲 ”Night is Falling”以近似輕爵士樂的手法為大碟作結, 感覺舒服自然。



主腦何沛澄曾言想以音樂令聽眾有不同的感受和聯想, 而這張大碟亦確實做到這點,豐富的音樂層次為聽眾帶來一幕幕很具畫面感的意境, 除了彰顯了其英倫搖滾的底蘊外, 大膽的編曲手法亦令人印象深刻。 這張作品由創作到製成, 花了好幾年時間, 不但音樂, 連封面和小冊的設計也相當不俗, 當中沒有大唱片公司的幫助, 但其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 實在值得我們支持。

[評分: 8/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