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06

從革新走向獨立: 結他音樂抬頭 (上)

承接前一回「從低調走向革新」,80年代的英國樂迷,並不盡是受到電子音樂的耳濡目染,不少出色的結他組合,已在那時候默默地為日後的獨立勢力鋪路。

著名獨立音樂雜誌"The Guardian"選出歷來50隻改變樂壇的重要大碟,排名第42位,略高於Nirvana的「他們」,得到的評價是:
這隻大碟並不像是以往做過的任何東西,Morrissey獨挑大樑的本領,加上Johnny Marr那糅合60年代Pop、Punk的結他精髓,極為旋律化同時又具備鮮明的風格,令他們為不少後進的模仿對象。沒有他們,就不會有以後的Belle and Sebastian、Suede甚至Oasis。

「他們」是The Smiths (左圖),以上講的是他們首張同名大碟,一隊幾乎難以被超越的獨立樂隊,當中Morrissey (圖右二)和Johnny Marr (圖左二)更是當年冠絶一時的黃金組合。

先說Morrissey,一位無庸置疑的作詞天才及歌手。Morrissey當上主音前,是一個浪蕩的失業作家,曾經過著每天無所事事而上酒吧胡扯閒聊的日子,當時他年少氣盛,憤世嫉俗,而且滿肚子墨水,經常挖苦身邊他看不順眼的事物(包括英國政府),那種英式的幽默措詞,經常令人拍案叫絕。曾有人如此讚揚他的才情,說他每首歌的歌詞都可以拿去參選Booker Prize (英國最高榮譽的文學獎)。而且亦有人說如果你想聽流行曲學英文,你有兩個最佳人選,一是民謠之王Bob Dylan,二是Morrissey。他的功力,可想而知。

那唱片鋪老闆 提起對Morrissey的印象,又顯得像一個小樂迷一樣,他看著播放中的Morrissey Live,神情像是憶起那塵封的樂迷往事。
… 他有些詞,真是對我很有共嗚,年輕時不太明白,但到年紀漸大,便覺得很有意味… 他的歌詞不但文筆頗深,有時還會引經據典, 甚麼英國歷史、文學都搬出來,但又說得幾有道理,好一個詞狂…

煙霧迷矇的唱片鋪,充斥著Morrissey那温暖而成熟的遊吟唱腔。

Johnny Marrr未成為結他手前,是一個業餘的足球員,還引來當時英國球會諾定咸森林的注意,更加試踢過曼城。 之後他開始寫歌,並開始展露他驚人的結他技巧,以18歲之齡加入Smiths,他的 結他彈奏,是The Smiths的另一個標誌,他只需要用幾個 Key notes 就能奏出甜美的結他旋律,難怪有人說,基本上Johnny Marr的結他聲如果獨立出來聽,效果更好。

他們合作了幾隻大碟都得到相當不俗的評價,直到1986年,被公認為80年代最佳大碟之一的"The Queen is Dead"(左圖, 試聽連結),才真正令The Smiths 一躍成為獨立音樂的無冕之王,無論藝術上和商業上都取得極大成功。結他旋律清新動人,詩一樣的詞,深刻地批判當時的社會,就好像與Sex Pistol的"God Save the Queen"互相呼應一樣,雖然大家都是叫女王「收皮」,但論措詞之美,實不能和Morrissey相提並論。

以下是 他們的歌詞的比較:
Sex Pistol 的 "God save the Queen" :
God save the queen, she ain't no human being,
there is no future in England's dreaming...


The Smiths 的 "The Queen is dead":
I was shocked into shame to discover,
I am the 18th pale descendant of some old queen or other,
Oh, has the world changed, or have I changed?


最後歌詞由批判轉為自我反思:
The Queen is dead, boys
And it's so lonely on a limb……
Life is very long, when you're lonely……

個人特別喜歡他最後重覆的這句「 Life is very long, when you're lonely」,像是包含了無限的愁緒,落寞得很。

有云一山不能收藏二虎,正當樂迷驚嘆於"The Queen is Dead"的完美之時,誰都沒料到這亦是The Smiths帶給他們的最後盛筵。當時Johnny Marr和Morrissey的分歧己經越來越深,甚至已逹到互相厭惡的地步,難以調和的關係,令Johnny Marr最後憤而離開樂隊,斷了一臂的The Smiths,亦隨之宣布解散,結束了他們只有3 年多的合作關係,是年1987年8月,一個令無數樂迷唏噓的時刻。

離開The Smiths後的Morrissey,地位依然舉足輕重,他的每次的Solo演唱會依然坐無虛席,04 年的大碟"You are the Quarry"好評如潮,證明他依然寶刀未老。

相反,Johnny Marr的獨立發展事業就浮浮沉沉。91年,他與前文談到的New Order結他手Bernard Sumner組成另一黃金組合"Electronic",走的是帶有電子味道的Perfect –Pop,而且還請來電子教父Kraftwerk和Pet Shop Boys成員擔當監製,算是成功吸引了不少注意,在冰冷迷濛的電子音效中,他的結他聲依然明亮動人,但可惜在風格錯配、方向不定的微言下,成績不見突出,只能局限於部份情意結下的樂迷。

雖然普遍都認為Johnny Marr(右圖)的影響力不及Morrissey,但總會有人替前者覺得不值。

例如前 Suede結他手 Bernard Butler( 現在已為The Tears的成員),有次他接受英國《星期日郵報》訪問時,提起Morrissey,別以為他會恭敬得如一個小樂迷,事情是剛剛相反:

Morrissey先生,當我聽到你在翻唱 The Smiths舊歌的時候,實在為你感到難過,難道你以為沒有 Johnny Marr的結他伴奏下,再唱一次 There Is A Light That Never Goes Out還會有意思嗎﹖我只覺得像爛鬼酒吧的口水歌手而已﹗」

當真是語出驚出人,又難怪,Bernard Butler當年是受到Johnny Marr的啟蒙而開始學結他,結他手總是偏幫同行的,更可況是自己的偶像,但他的言論實在意氣得很,不值得鼓勵。
似乎Johnny Marr的結他彷彿要伙拍著Morrissey才能發出應有的光芒,而Morrissey亦需要如Johnny Marr的結他旋律才能完全發揮情感。

縱然近年Johnny Marr與前The Smiths成員復合演出,但仍獨是沒有Morrissey的份兒,在樂迷心目中,這樣沒有多大意義,他們期待這對黃金拍檔能夠再次復合…

…復合? 哈,有誰不想,不過沒可能的呀,他們積怨太深了…」唱片鋪老闆感嘆地說。「現在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們的…比不上..
似乎真的是遙遙無期。

80年代潮興的New Romantic風格,無論音樂和造形都以華麗見稱,好像The Smiths那種樸素的打扮,用傳統樂器奏出的清新之風,這類New-Acoustic樂風,在當時實在買少見少,就算連The Smiths這個隊名都樸實得很。
另外,The Smiths 的成功亦做就了他們的發源地---結他重鎮Manchester爆發了音樂浪潮,自此,諸如Stone Rose、James等出色的結他樂隊亦在他們的影響下,於80年代至90年代,相繼發光發亮。

但與此同時,當時似乎有人不安份於這種「正路」的結他音樂,誓要把它弄得體無完膚,改頭換面。

下一回,延續80s獨立精神,開闢結他音樂的另一可能,一對兄弟組合將會嚇大家一跳。

5 則留言:

龍崎醫生 說...

資料充足,加上歌詞比較,及反思歌詞的意思,又是一篇精采的介紹。

但標題好像錯了……
究竟是革新還是華麗?

快樂牛郎 說...

很好睇。

匿名 說...

Very pretty design! Keep up the good work. Thanks.
»

Noise Kelvin 說...

Thanks Everone's supporting. ^^

匿名 說...

Interesting site. Useful information. Book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