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2.07
佳節快樂
祝 各位 佳節快樂。
Ryuichi Sakamoto (坂本龍一) Trio 1996 -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Live)
19.12.07
Still Haunting...Joy Division
Joy Division的故事我想都不用多介紹了吧,隨著主音Ian Curtis(上圖左二) 悲劇性的自殺,結束了Joy Division短暫但耀眼的創作歷程,而且深遠地影響了日後另類搖滾的走向,他們的出現,對於往後繁花似錦的80年代,的確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請參閱前文拙作]
最近Joy Division的三張經典大碟都重新經過Remaster,並推出了Deluxe Edition,另我更加有意欲一聽這隊Post-Punk先驅的風采。1978年的Debute “Unknown Pressures”是一個很好的示範,Peter Hook調高了音的Bassline幾乎主導了歌曲的旋律部份,相當突出;主音Ian Curtis把Joy Division的歌風帶到無比深邃、低迴的氛圍,呼應出許多負面的情緒:無助、失控、黑暗,而且基本上多是自身經歷的投射,這種情況,在1980年的 ”Closer”裡,更形強烈。但在低調的氣氛裡,卻帶有一種內歛的跳躍感,是Post-Punk的獨有的節奏鋪排,標誌性的當然還有Ian Curtis,低迷的男中音,而且他在表演時的獨有肢體動作,一種被稱之為”dead fly”的舞動,成為了樂迷對Joy Division的回憶之一,當Ian被診斷患有癲癇症的時候,Dead Fly Dance也許是對他的最佳掩飾。
並未收錄在任何大碟的經典歌曲 “Love Will Tear Us Apart”,發表於Ian死後不久,是Ian少有彈奏結他的作品之一,而且大受歡迎,是Joy Division在英國榜裡排行最高 (#13)的歌曲,內容暗示Ian與他的妻子Deborah Curtis的感情問題,在Ian Curtis的墓碑上,亦刻有“Love Will Tear Us Apart”一字作為對他的一種記念。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MV
曾經有一則軼事,當時初出道的Bono@U2,參觀Joy Division用過的錄音室時,感嘆地說:『只有Ian Curtis在生的時候,他才是當今搖滾界最好的Frontman,我極其量只是第二而已。』,暗示Bono一直以Ian Curtis為目標,銳意成為一名出色的樂隊Frontman。
有關於Ian Curtis及Joy Division傳奇經歷的電影 ”CONTROL”,香港還不知會否上映,實在令引頸以待,但相關的預告片,筆者己經看了不下十次。
"CONTROL" trailer [Official]
14.11.07
順其自然: Jose Gonzalez - In Our Nature
談到令我驚喜的地方是,整張大碟 “In Our Nature”裡,部份歌曲的動態比之前更強,編曲的高低起伏更加鮮明,情緒亦不一樣。最喜歡一曲 ”Down the Line”,結他是少有的急驟upbeat,曲調搶耳,好一首易聽之作。
大碟後半部比較類似,都收歛了緊張的情感,是一貫Jose Gonzalez樸直的作風, ”Time to Send Someone”,穿插了愉悅拍掌聲,簡約的曲式,結他琴音是如此清脆動聽,而且帶有一絲和暖的田園氣息。
延伸聆聽: Jose Gonzalez Myspace
6.11.07
隨機生活: CD《RANDOM》
有時音樂就像生活,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永遠會組合出不同的結果和可能性,it或許正是這種「不可預測性」, 生活才變得更有趣吧。
2.11.07
初秋小品: Bishop Allen
除了一貫簡單易聽的小品式歌曲,新碟亦作出不同的嘗試。最喜歡 ”Click Click Click Click” 的輕快,簡單動聽的吉他作主旋律,很是朗朗朗上口,感覺像是在聽Blur那種趣味盎然的歌曲一樣,難怪當初我會誤以他們是英國獨立樂隊。
“Corazon”是另一首筆者愛不擇手的歌曲,一開頭沉隱,看似有點暗湧,但層層推進的樂器演繹,帶出的依然是亮麗流暢的中版歌曲。
不求成名的Bishop Allen,把歌曲的矯揉修飾減到最低,他們最突出的歌曲,往往是那些最簡單自然的唱詠 (清唱)。夏天結束,就讓Bishop Allen成為你我初秋的最美好的烙印。
5.10.07
奇妙的一夜 - Islaja Live in Hong Kong
表演場地Le Rideau是位於中環一個不太起眼的樓上酒吧,雖說不起眼,但酒吧內的裝潢一點也不差,昏暗的燈光,洋溢著淡淡的酒和煙的氣味,客人們談笑風生,是一貫酒吧的氣氛,規模不算大,但格局整齊,中間偌大的位置是樂隊表演的空間,表演場地的正前方,只有一排靠窗的高枱、高椅,我與友人就坐在正中間,從未如此近距離、零遮擋下觀看表演,感覺相當愜意。
到場的大多是外國人,其中的一名女人,皮膚白晳,在昏暗的環境下,顯得特別透亮,而且穿著白色上衫、白裙,很是突出,她與我的距離只相隔幾張椅子,只見她與另一名外國男人有說有笑,直覺告訴我,他們應該是今晚的主角:Islaja組合,能夠與演出的Artist如此近距離,機會很難得,如果不是他們正跟另一些人談得興高采烈,不方便插嘴,說不定我會走過去「搭訕」。
酒吧裡,一直播著AIR的名作 ”Moon Safari”,喜歡極了,閃過一個念頭,真希望今晚出現的是AIR。跟另一個外國人閒談之間,友人終於來到,而Supporting Band亦隨即準備出場。
Supporting Band叫Spermatic Chord,四子帶同一大堆古怪的樂器上台,比較正常的有例如單簧管、小號喇叭,特製結他,玩的是實驗性強的free-folk,音樂風格極之隨意,一開始是神秘而光怪陸離的experimental-folk,純樂器演奏,「長毛」主音 (?) 不時對著咪歇斯底里地怪叫,無以名狀,又拿起一些東西作敲擊,鐵罐,油漆用的鏟子等等。不得不提那個略胖的外籍鼓手,技術高超,不同time-signature、風格之間的變換,真的游刃有餘,而且創意十足,看得我們目不轉睛,很是厲害。
亦是一貫的隨意,白衣子把弄著手中一個自製的電子儀器,在咪高風前來回擺動,發出陣陣幽幽的聲音,估計是音頻相互干擾之下產生的效果。之後吹著一個很迷你的玩具喇叭,低音結他手亦隨之搖著一個傳統中國玩具: 手搖鼓, 再來,嚇然見到前衛概念樂隊FM3之前推出過的「念佛機」作品,發放出來的深邃電音,與合成器的電子節奏相擁交疊,感覺奇妙,實驗的東西,從來樂風與樂器就是如此難以預料 (見上圖樂器一覽)。
Islaja的表演比預期短,大概只有不到45分鐘,表演完結之後,現場又回復了酒吧的模樣,就好像之前甚麼也沒發生過 一樣,當然也沒有Encore這回事,觀眾的情緒抽離得很快,白衣女子轉眼變成酒吧裡的尋常客人。在這短短的體驗裡,算是領教了實驗民謠的獨特演出,從此,自己的音樂地圖裡,又多了一個可供發掘的領域。
25.9.07
新民謠的築夢者 - Radical Face
說Radical Face不得不由Electric President開始。
當主音Ben Cooper還未以個人名義Radical Face發表這張”Ghost”時,他之前的組合Electric President在獨立樂迷之間己經廣為傳頌。04年Electric President的首張同名專輯 (左圖),主打精湛、動人的電子民謠風格,零碎而富動感的電子節奏下,包裹著美妙的民謠旋律,當然少不了主音靈靜而和暖的嗓音,這種兼具動態與靜態的音樂調度,其實之前己經為獨立名團Postal Service (主音為Death Cab for Cutie的Ben Gibbard) 取得了驚人成功,甚至一度沖擊了主流市場,由Ben Cooper和Alex Kane兩位年輕小伙子組成的 Electric President則延續了甚至強化這種風格,無論是否受到Postal Service的影響,樂迷對這位「電總統」亦同樣非常受落,大獲好評,難怪迅速成為德國Morr Music廠牌其下的精英之一。
不同於Electric President的電子化,Radical Face的”Ghost”
毫無疑問,專輯最先吸引我的地方是它的獨特氣氛。大碟呈現的似乎是一個歸家旅人,回到舊居的見聞感受,而且是一個神秘、迷離的經歷,沒錯,近似故事形式的鋪陳,再營造出陰鬱、鬼魅的氣氛,但千萬不要就此認定Radical Face的歌曲會是像Portishead一樣詭異,優美旋律始終才是Radical Face最著意的地方。
故事開首,"asleep on a train"以很行駛中的火車為背景聲,配以零碎的琴音、手風琴,和音,開始了遊子歸家的旅程。緊接著”Welcome Home” 絕對是一首令我目瞪口呆的優美歌曲,是筆者本年至愛的候選曲目之一,歌曲開首迎接遊子的是家門外的清脆的風鈴聲,聽聽它的副歌吧,旋律之流暢動人,幾乎令人融化。
試聽:
「…
All my nightmares escaped my head
…」
由孩童的嬉戲聲引入歌曲 “Let the River in”,遊子知道自己看到的並不真實。
「…
Don't scare me off now, I'm your only friend
…」
遊子似乎還有著一個不願承認的過去。
歌曲由主音的低迴、班鳩琴的掃弦,漸次到副歌開揚、密集的樂器演奏,尤其敲擊的力度和動態,(整張專輯都不難發現這種編曲模式),帶有遠離煩囂的自然脫俗。
"The Strangest Things"是專輯中其中一首最為凝重、陰鬱的歌曲。遊子感到這間屋子,一間曾經熟悉的地方,竟然開始令他感到很不安。
「…
The cold spreads through the house
And I might loseAnd I might lose
"Wrapped In Piano Strings"是一首清新易聽的民謠歌曲,優美的旋律當然不在話下。
試聽:
「…
I see your face in the glass
…」
很喜歡一些專輯能做到無論音樂、氣氛、歌詞一致的同時,卻又帶出不一樣的想像,”Ghost”裡若即若離的情感,正好反映遊子正處於被動、壓抑、好奇與接受等不同階段的複雜思緒,是觸景傷情的思緒,整體少不免帶點哀愁,就算包裹著的音樂是如何甜美,難怪樂迷每每在評價 “Ghost”時,都不免投射自己強烈的個人情感在其中。
延伸聆聽: http://www.myspace.com/radicalface
11.9.07
被遺忘的聲音...
這是一間以音樂為主題的概念Café,開設在中環一個不算起眼的地方,第一次與她到來的時候,幾乎留意不到那毫不起眼的門面。每星期這裡都會有駐場DJ打碟,其中當然包括開設這間Café的著名音樂人黃志淙,從南美音樂到美好的80年代Post-Punk,都是他們經常把弄的音樂類型。
與她望著Café窗外的舊樓房,都心想,在香港經營這類冷門Café,鐵定做不長吧,而且很容易被人遺忘,然而,在這未被遺忘的Café裡,突然聽到了幾乎被人遺忘、而且似曾相識的音樂。響起的是前Britpop樂隊 Rialto的兩首經典作品: ”Monday Morning 5:19”,“Summer’s Over”,兩首風格、氣氛迥異但同樣搶耳作品,我起初還不認識他們是誰,但身邊的她原來早就認識Rialto: 這支由主音Louis Eliot(下圖左上)和創作重心Jonny Bull (下圖右上)所帶領的6人倫敦樂隊。
Rialto的樂名源自英國過往一間電影院線的名字 (現已倒閉) ,正好吻合他們的音樂風格取向,而且主音Louis Eliot是一名狂熱的電影原聲碟及樂譜發燒友。
「Rialto想呈現的就是有如電影畫面一般具有衝擊性影像的音樂。雖然從未實現過,但團員們一直夢想能在二○、三○年代就建立的老戲院裡舉辦一場演唱會。舊式建築的裝潢中,透出那股逝去的輝煌(fading glamour)一直最令我著迷……」解散後作獨立發展的Louis Eliot憶起過往的團隊日子。
雖然未至於達到Louis Eliot所說「衝擊性」的程度,但聽罷他們98年的首張同名大碟後,Rialto的確想把電影氛圍帶到britpop當中,比當時傳統的英倫搖滾更多一份精雕細琢,亦帶有Chanber-pop的流麗和明朗。
裡面的“Summer’s Over”是傳統英式結他風格,擁有美好流暢的旋律,彷彿是修飾、美化了的Oasis曲式,絕對能滿足britpop「粉絲」們的聽覺要求。
試聽:
更進一步,而且最重要的一曲是 ”Monday Morning 5:19”,注定令人印象難忘,精心打造的廣闊音場,滲出浪漫動人的電影氣氛,主音的聲線,以至所用的節拍,明顯受到強烈的80 年代音樂薰陶,整體上,幾乎可以暪你是一首Pet Shop Boys歌曲,Louis醉人的聲線柔柔地唱出了都市人的落寞、心碎:
Monday Morning 5.19 MV
「……
It's Monday morning 5. 19
And I'm still wondering where she's been
Cause every time I try to call
I just get her machine
And now it's almost 6 a.m.
And I don't want to try again
Cause if she's still not back
And then this must be the end
At first I guess she's gone to Cannes
Her silver pack of cigarettes
A pint of milk, food for the cat
But it's midnight now and she's still not back
……
…Cause if she's still not back
Well, heaven knows what then
Is this the end
At half past two I picture her
In the back of someone else's car
He runs his fingers through her hair
Oh, you shouldn't left him touch you there…
」
音樂、甜點、雜誌、知音、佳人,聽著聽著,發覺自己原來很享受那種美好時光,是那種貼近自己理想生活的寫意,聽過Rialto之後,是另一隊令人欣喜的樂隊,名氣上甚至比Rialto更受注目,但同樣地,如今幾乎不見影蹤。
是誰呢?
有機會再談。
22.8.07
冰島音樂旅程 (3) – Post Rock 與Sigur Ros
Vocal在Post-Rock裡並不常見,但在Sigur Ros的歌曲裡則佔有一定比重。早期的Sigur Ros歌曲,除了以冰島語唱詠外,還會用自創的音節來作背景襯托,曚曨的Vocal在他們的音樂裡,除了豐富了層次感外,主音Jon Por Birgisson天使一樣的假聲演繹 (另有一人說像海豚般的高音),亦無疑加強了情緒的表達,畢竟人聲始終較具感染力,至於歌詞的意義有時已經不再重要。
音樂上,除了Band Sound鐵三角: 結他、低音結他、鼓,當然少不了陣容頗大的弦樂配套,鋼琴等等,最特別的是主音用弦琴捧拉結他的獨特手法,常為人津津樂道,亦是辨識Sigur Ros樂隊的標誌之一。他們的音樂總帶給人無限想像,牽動每一個貫注心神的Post-Rock樂迷的情緒, 時而和暖明朗,時而蒼白迷曚,留白低迴的部份當然有,但在許多別人認為這種悶場的片段,對樂迷來說則是一種意境的營造、情緒的蘊釀,是令人期盼的等待,等待希望與高昂的激情再次洶湧而至,Post-Rock就是在「緩」與「爆」之間的情緒控制和鋪排,Sigur Ros有時並不依從這種已漸漸公式化(被僵化?)的「緩--爆--緩--爆」規律,很難預計他們編曲上會在哪裡「爆」,又或者會「緩」多久,又或者根本兩者己經難以分得清,因為Sigur Ros一直強調是以感覺和氣氛作為創作主導,而從來不會接受太過僵化的曲式, 正是這種難以預測的音樂表達,使他們風格更為鮮明。
1999年Sigur Ros真正開始令人注目的作品「Agaetis Byrjun」(解作: 一個美好的開始)問世。不少樂迷都認為「Agaetis Byrjun」是他們最令人稱心滿意的成果,評價亦相當高,奠定了Sigur Ros在Post-Rock界的地位。全碟是充滿詩意的搖滾氛圍,當中一曲”Staralfur”感人得令人難以抗拒,彷彿來自天上的小提琴琴音和主音的和緩唱腔,令人心馳神外,編曲上轉折更是令人驚喜。
試聽:
2002年一張全無歌曲名稱的概念大碟「( )」(左圖),實驗味濃,由淒美的琴音和激烈的人聲,營造了一片冰冷、迷矇、和無助的氣氛,untitle#4的壯麗、優美,是由背景低沉的大鼓鼓聲來襯托,絕美而空曠的結他當然應記一功, 而且還聽到有教堂的風琴聲, Vocal亦令到歌曲層次感更強,美不勝收;
到接近最後untitled#8開始,是全碟的高潮,氣氛才真正密集、高昂起來,鼓點力度漸漸加強,而且越來越急勁、澎湃,但這種爆發給人的感覺卻是一種不安的迴盪多於驟見曙光的狂喜,是Sigur Ros少有的力量型推進。「( )」的抽象慨念,確實是他們的一個大膽的嘗試,亦是對忠誠樂迷的一個試鍊,其後亦證明真的成功,而且至今累積了過百萬銷量,把Sigur Ros的聲望推到另一高峰。
試聽:
而05年大碟「Takk..」(冰島語: 解作 多謝),亦算是一個不錯的延續。這張大碟是他們剛轉投大廠EMI的作品,不少樂迷之前都憂慮Sigur Ros會否變得商業化,但出來的效果依然唯美出塵,「Takk..」明顯比前作更和暖而充滿希望,豐富的樂器運用,編曲中的起跌緩急更加密集,更具張力,其中的一曲 ”Hoppipolla”,由美得無話可說的琴音,漸次到高吭的弦樂鋪排,令人一聽難忘,註定成為Sigur Ros的名曲之一。而且此曲對筆者有很深的意義,因為”Hoppipolla”的絕美旋律,引領筆者重新走進Post Rock大門。
“Hoppipolla” 的MV亦是充滿美感、帶點童真,看得舒服。去片。
(另: 較早前香港某大銀行的廣告歌,被指抄襲Hoppipolla,引起了一時的風波。)
事實上,Sigur Ros應該是除了Bjork外,最為人熟悉的冰島音樂單位,聽Post-Rock或者聽indie的樂迷幾乎不可能沒聽過Sigur Ros, 他們好像是下凡到人間的仙樂,又像深海裡傳到地面的神秘樂音,慢慢響徹、洗滌紛亂的世界。
9.8.07
冰島音樂旅程 (2) – Bjork篇(下)
「Debute」裡面的第一主打Single ”Human Behaviour” 由多變而密集的鼓機節奏貫穿全曲,再加上間場Sampling效果,當然少不了Bjork獨特而驚豔的唱腔,加強了整體神秘的效果。
形像百變的Bjork,她的MV經常充滿驚喜 ,而且有時一些視覺效果和意念都極為超現實,”Human Behaviour” 的MV就是由筆者喜愛的Michel Gondry操刀,一貫低成本佈景和美術設計,營造了怪異荒誕的童話式故事 (而且筆者覺得那時候還年輕的Bjork…幾靚哩^^),Bjork日後不少MV都交由Gondry負責,可想而知他們的音樂意念和影像意念是何其合拍。
Bjork - Human Behaviour MV
1995年,第二張大碟「Post」(左圖) 是延續「Debute」的舞曲化取向,但來得更平宜近人,亦是她銷量成績最好的一張大碟。當中的”It”s Oh So Quiet”,是一首Hollywood式熱鬧歌曲,MV拍得像是舞台音樂劇的風格,色彩鮮艷,生動活潑,原來是出自大師級MV導演Spike Jones之手。
Bjork - It”s Oh So Quiet MV
兩年後,一張Bjork最為重要的大碟「Homogenic」出爐。「Homogenic」是Bjork一個相當前衛和大膽的嘗試,震撼的弦樂加上Trip-Hop般的電子,其中經典的”All is Full of Love”,極盡深遂、硬朗的電子節奏,滲透了點點東方古箏聲效,完全配合她幽幽吟唱,餘音不絕,一聽難忘,而且如果要選90年代最出色的MV,”All is Full of Love”相信一定會入圍,她是鬼才MV導演Chris Cunningham的作品,內容中描述一部以Bjork面形輪廓製作的女機械人,與另一機械人的「肉慾」關係 ,極盡科幻味道,更令作品贏得多個MTV大奬。
Bjork - All is Full of Love MV
2001年的大碟「Vespertine」,繼續Bjork最擅長的電子配合弦樂,美麗、抽象、冰冷。2004年,「Medulla」(左圖) 是她歷來最不可思議的一張大碟,無可否認Bjork一直是以慨念先行的音樂人,「Medulla」裡所採取的原則是以人聲取代樂器的地位。
「嗓音與樂器存在着天然的隔膜,樂器沒前途了,我只能使用那些我所信任的元素,比如我的聲音、我的肌肉、我的骨骼,其他的一切元素都不能用。」Bjork 如是說。
這種極端瘋狂的想法,無疑是對一直以器材為主導的音樂的一種跳戰,裡面的音樂和節奏部份幾乎全由人聲合成而成,而且Bjork更請來日本口技大師Dokaka作客席歌手,此君憑著刻苦的訓練,用口就可以模仿出不同搖滾樂器發出的聲音,可謂技驚四座。以下是「Medulla」裡面的一曲 “Oceania”。
Bjork - Oceania MV
有關Bjork的一切,就算開多幾篇文也說不完,總結她能這麼受歡迎的原因,我想是因為她形象突出,而且懂得包裝自己,在這個講求包裝的樂壇裡,能夠經常轉換形象,成功吸引別人注意,尤其是主流樂迷的注意,實在不簡單,我想他們就算沒聽過她的歌,但總會對這號人物有印象吧,這就算是成功了,在這裡,包裝一詞並沒帶有貶意,畢竟這是現實;另一方面,Bjork對音樂的獨特觀點和堅持,每次總能給人一定驚喜,亦總能成為音樂媒體的焦點,成為風格最獨樹一幟的冰島歌姬。
Bjork對於你們,又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
30.7.07
冰島音樂旅程 (1) – Bjork篇(上)
冰島在地圖上的位置,好像被孤立似的扔在歐洲的左上角,跟北歐三國的西面遙遙相對。本來這個鳥不生蛋的極北苦寒之地,從來不是旅遊推介的重點,但偏偏這裡的文化孕育了她們獨特而不可忽略的音樂氣候,而近年更成為了樂迷注目的獨立音樂勢力和搖籃地。
在首都Reykjavik,跟Pop-Rock樂隊Bang Gang的主腦Bardi Johansson談到為何冰島近年的獨立音樂為何會如此獨特。
「我想是很多冰島樂隊,尤其是一些年輕的樂隊,做音樂的時候,很少會考慮到要賣到多少張,賺到多少錢,有時賣到幾百張己經很高興了,所以他們才有空間去實現心中所想…」
Bjork的樂隊時期:
既然來到冰島,不得不探望一下Bjork吧。
在很多人眼中「冰島歌姬」Bjork幾乎等於冰島音樂的全部,如果要詳細為她撰寫一份「音樂履歷」的話,至少應該都要花好幾頁紙。遠早於她開始作個人音樂發展的時期,1979年,年僅14 歲的Bjork便己經組成了她的第一支樂隊”Exodus”,玩的是當年潮流大勢的Punk/Post-Punk風格。
「冰島自1944年獨立之後,花了差不多近兩代的時間去探索自己的音樂方向……而早年都是跟著一些當時的潮流,例如70年代的Punk…」
眼前這位皮膚白晳,帶點稚氣的女子正從中娓娓道來,而Bjork歷來風格的轉變,亦彷彿見證了近代冰島音樂的發展。
短暫的Exodus發展之後,1981年組成的Tappi Tikarrass樂隊接力延續了Bjork的Post-Punk精神,而且音樂上明顯受到Gang of Four的影響,節奏跳躍得很,極盡Punk-Funk之能事,當年樂隊的影響力,使Tappi Tikarrass被譽為是這個風格上的冰島新希望。台上鮮蹦活跳的主音Bjork,獨特的唱腔和台風,使人對她的印象更為深刻。當Tappi Tikarrass正在錄製其第二張大碟時,年輕而精力旺盛的Bjork正同時組建她的第三隊樂隊KUKL,其後並發行了兩張大碟。
Tappi Tikarras的演場片段:
1986年對Bjork來說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和丈夫有了第一個兒子Sindir,而且同年組成的Sugarcubes亦為她帶來真正國際上的成功。1988年,簽了大廠牌Elektra之後推出的首張大碟「Life’s Too Good」,在美國得到了極佳的評價和成績。
然而樂隊的框框終究容不下Bjork的驚人創作力和野心,早萌去意的Bjork最終脫離了Sugarcubes。
下回再續...
27.7.07
Yndi Halda Live in Hong Kong 後記
久等之下, 首先出場是Yndi Halda的結他手James Vella的Solo表演, 一把木結他, 加上喃喃般的唱腔, 內歛而帶有點自省的感覺, 無論歌者或聽眾都聽得如痴如醉。初時與友人擠得很前觀看, 但無奈場內不但通風不好, 再加上人太多, 侷促得很, 許多樂迷都在大汗滴細汗, 最後與友人還是站在後一點的風口位置。
之後出場的是本地Band: Slept in Spray, 上次與其中的結他手阿昇初次相識, 知道他們會為Yndi Halda作Supporting, 實在令人期待。 果然他們並沒有令人失望, 感覺充滿力量, 柔中帶剛, 氣勢不弱, 結他手阿昇演出可收可放, 另一位結他手則予人很Shoegaze的感覺, 不停發放厚厚的"白色噪音", 女Bass手冷靜溫文(上圖左), 最突出是"Keyboard"手(上圖右), 他真的是用電腦的鍵盤作為樂器, 為背景製造了精緻的Synth效果。不知他們是否玩到收不了手, 作為supporting, 他們的演出真的頗長, 但很有水準, 難得香港有人玩正宗Post-Rock, 實在值得支持。
試聽Yndi Halda
18.7.07
舞, 舞, 舞吧
我之所以選擇這本作品, 只是因為他是書局裡, 我能找到的, 唯一一本比較袖珍的村上春樹小說, 大小挺適合放在我出差時的斜揹袋裡, 好讓我在飛機上熬上好幾個小時。
在我眼中, 小說分做兩種, 一種是會吸引到令我不捨得放下, 直至看完為止, 很少小說能令我做到這一點, 印象中只有「射鵰英雄傳」和著名劇作家Gaston Leroux(創作名劇"Phantom of the Opera"的那位)的兩本懸念小說 "The Mystery of the Yellow Room", "The Perfume of the Lady in Black", 令我愛不擇手。
另一種是會令你不時放下的小說,「舞, 舞, 舞吧」就是屬於這類作品, 但是, 這並不構成我對衡量一本書好壞的標準。熟識村上春樹的書迷, 都知道他不會是一個以緊湊劇情吸引你的作家, 但他的文筆相當有趣, 而且對事物, 音樂,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有獨到的見解和描寫。
「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
放下書本, 耳機裡響起了電子組合Justice的大熱作品"DANCE"。
試聽:
孩童合唱聲之下, 是搶耳流行的跳舞節奏, 而且別具個性, 令Justice由法國紅到英國, 與近年英國本土的Simian Mobile Disco並架齊驅, 進一步催化了英國的New-Rave Sence熱潮。Justice的電子多數比較暴烈, 節奏很重, 而且擁有很強悍的Bassline, 風格上有點像法國組合Daft Punk。
而Simian Mobile Disco則比較多元化, 混雜了Techno, House, Acid, Disco等電子元素, 比較著重節拍之間的雕琢, 音樂上雖沒有甚麼驚人之處, 但很能掌握跳舞音樂的感覺, 亦不會給人一般「罐頭 Pop-Dance Remix」之感, 所以大可以把他們歸類為Indie-Dance那種不落俗套的音樂取向。
試聽:
「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
但是此刻我不能, 因為我還身處侷促的經濟客位裡, 動彈不得。只有不停地, 隨音樂踱著腳。
緊接著是Datarock, 是挪威二人組, 音樂上沒有前兩者的奔放, 但仍相當具玩味, 比較偏向New-Wave的風格, 很喜歡他們一些Funk味十足的electro-pop, 尤其一首"Computer Camp Love", 曲調雖沒有太大起落, 但卻做到很強的節奏感, 而且其MV 亦拍得相當old-skool, 很懷舊校園的感覺, 相當有趣。去片。
最後不得不提近期紅爆的三人樂隊Klaxons。Klaxons的冒起好可能只是英國Media-Hype的慣常現象, 三個衣著標奇立異的青年, 開宗明義打著New-Rave的旗號, 形象突出, 而且噱頭十足。音樂上, Klaxons表現最為狂野, 憑著一首火熱單曲Atlantis To Interzone先聲奪人, 尖銳的Synt效果配以急勁的Dance-Punk力度, 成功引起廣泛的注意, Myspace上更有超過幾十萬的點播率, 風頭可謂一時無兩, 熱潮足以跟之前的Arctic Monkey出道時相比。
試聽:應該有不少人會對他們嗤之以鼻, 抱著「看看他們能挺多久」的心態。的確論深度, 論耐聽, 一眾New Rave樂隊應該不會在聽眾留下長久深刻的印象, 但Band壇有了他們才會變得熱鬧起來, Music for the Young and those young at heart, 音樂, 尤其是Dance音樂, 能令人樂而忘憂己經很OK了。
「跳舞吧。只要音樂還繼續響著。」
15.7.07
2007年半場總結
有些碟一聽你就知他們並不是新手,The National這張大碟亦然。低調內歛的紐約樂隊The National,來到他們的第三張大碟 "The Boxer",更顯成熟,旋即被不少樂迷、媒體譽為全年最出色的Indie作品之一,主音低沉的唱腔、及Post-Punk的整體節奏下,背景氣氛卻有如Chamber-Pop的優美、低迴、深邃,弦樂和鋼琴配套當然少不了,而某些曲目更突顯了Singer-Songwriter的氣質,不同樂器間演繹亦取得極好的分配。
The Marry Onettes可能是今年最傑出的北歐新樂隊。聰明地選取了80 年代Post-Punk/Noise-Pop的美好之聲, 整體感覺低調中亦人溫婉細膩, 亦反映了北歐著名廠牌Labrador在傳統Indie-pop以外的獨特選擇。
30.5.07
迷人的復古節拍: Electrelane
Electrelane(上圖) 是來自英國Brighton的四人女子Indie-Rock樂隊, 2007年新作 “No Shouts No Calls”是他們的第四張大碟,從他們身上可以找到不少老牌Indie樂隊的影子,最明顯的是Stereolab, Sonic Youth還有經典Krautrock樂隊Neu!等等。 Electrelane的新作“No Shouts No Calls”,無論實驗性和旋律性都取得很好的平衡。
將Post-Punk節奏帶入輕巧的Stereo-Lab式另類電子搖滾,最突出的是鼓聲的效果,用上Neu!的獨特機械節拍,感覺甚有復古味道,整體效果活潑跳躍,使音樂處於輕盈之中,卻又不失強烈的節奏感,聽得筆者禁不住搖頭晃腦。編曲上不時見有漸緩漸急的鋪排,使歌曲更見張力。
以下是主打歌曲 “To the East”。
Electrelane - To the East MV
由急激鼓聲帶入的是”Between the Wolf and the Dog”,配合帶有烈性結他音色,一口氣衝到中段,稍為放緩之後再上路,電子效果的運用亦恰到好處,和音部份成為了點綴,聽得人非常興奮。
其中一首令筆者很深印象的是一曲”Five”,天呀,你聽聽那高低起跌的密集結他,這根本是Sonic Youth的拿手好戲 (當然Electrelane的表現還未及Sonic Youth的暴烈),編曲上時緩時疾,實在令人耳不暇給。
“No Shouts, No Calls”是一隻豐富而有趣的作品,勢必成為筆者今年至愛之一。
27.5.07
頹靡中的曙光: Crippled Black Phoenix
"Really, How'd It Get This Way ? "裡的音樂,令人意外地覺得輕躍活潑,但卻帶有緩緩的暗湧,感覺像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14.5.07
我竟然會講...Radiohead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筆者對Radiohead其實沒有太大興趣, 雖然是Britpop世代不可不聽的樂隊, 但每次細聽, 都要保持高度的耐性 (Radiohead迷勿怒); 所以有時我會選擇放棄, 無需要勉強自己。
直到筆者聽到他們的一曲舊作 "Street Spirit (Fade Out)", 雖未令我徹底對他們改觀, 但己經令我為之動容, 亦成為我目前為止, 唯一喜歡的Radiohead歌曲。
Radiohead - Street Spirit (Fade Out) MV
聽完此曲, 我終於知道為何Radiohead能感動無數Britpop迷, Thom Yorke (上圖最前者)脆弱, 煽情的唱腔完全200%表現了一種孤寂, 自憐的感情, 加上落寞的結他襯托, 淒美, 神傷的效果更形突出。
令人嘆服的是, 如此催淚的Britpop傑作, 歌曲的結構竟然是出奇的簡單, 平均只有3個chords而已, 旋律不停地重覆著, 而結他的變奏亦只出現過一次(後半部)。
歌詞:
Rows of houses, all bearing down on me.
I can feel their blue hands touching me.
All these things into position.
All these things we'll one day swallow whole.
Fade out again……
This machine will, will not communicate.
These thoughts and the strain I am under.
Be a world child, form a circle.
Before we all go under.
Fade out again……
Cracked eggs, dead birds,scream as they fight for life.
I can feel death, can see its beady eyes.
All these things into position.
All these things we'll one day swallow whole.
Fade out again……
Immerse your soul in love!
Immerse your soul in love!
"Fade out again……" 傷痛, 絕望, 然後慢慢地, 徹底地, 消失...
29.4.07
不簡單的"謙虛老鼠"
今年Modest Mouse的另一焦點是加盟了傳奇結他手Johnny Marr (上圖左三。 有關Johnny Marr 在80年代樂隊The Smiths 的「威水史」可以參閱前作),對一隊出道10多年,經濟豐富的Indie龍頭樂隊,Johonny Marr的加入,無疑是如"鼠"添翼,除此之外,The Shins的主音結他手James Mercer亦有份作為部份歌曲的和音。
先行主打"Dashboard",風格是modest mouse少有的新派英式搖滾,那種跳躍、搶耳的結他旋律,很有Franz Ferdinand的衝勁。MV更是Modest Mouse一貫的天馬行空式趣怪歷險。
趣怪之餘,Modest Mouse,依然帶來一些動人易聽的窩心之作,收歛了張狂唱腔的主音深情地唱出"Little Motel",縈繞筆者的心頭。
作為獨立樂隊, Modest Mouse能夠在流行榜上占一領先席位, 儘管維持了只有一個多星期, 但都己經殊不簡單。 走入他們的世界, 可以找到Indie音樂的無限可能性。
24.3.07
北歐裡的英倫國度: Lu:d
在Lu:d的音樂裡,會令你聯想到不少英倫樂隊中的熟悉名字,第一個浮上腦海的是Keane,然後是Radiohead, 還有Travis、Coldplay等等。主音兼主腦Tian那帶點微哀聲線像是Keane和Radiohead的混合體,沒有Keane的驚豔搶耳,但情感收放自如,而唱腔則偏向Radiohead那種陰鬱而煽情的吟唱。
Lu:d 一行四人 (上圖),組成了近四年,直至去年才加入挪威獨立廠牌Rec 90。風格上他們並沒有刻意模仿以上那些英倫的風格,只是自然而然地玩出他們想要的感覺,主音Tian幾乎包辦了所有曲詞創作,而由樂隊拼湊出來的編曲更是相當用心,無論心思和變化都令大碟更耐聽,而且難得大碟歌曲水準平均,作為一隻debute album, Lu:d 可以說是交足功課有餘。
大碟名叫"This is Nighttime"(上圖), 可想而知音樂方面,應是屬於夜晚的感覺, 尤其是冬天的晚上。唯美的英倫搖滾起伏於由低迴漸次高吭的唱腔, 時而蒼白, 時而神傷, 沒有過份複雜的編曲, 密密的結他隨著主音情感而爆發, 一派「治癒系」搖滾的作風。
第一曲"Were We Situated",由搶耳的弦樂開展,鋪排流暢易聽,而且帶點Travis般的柔情,感覺emotional,是一個不錯的開場曲。
而最觸動我心是第二首"Welcome Mandrake",主音深情的演唱主導了整首歌,尤其副歌那高吭唱吟,在我心頭盪漾不已,節奏由緩至急掌握得恰到好處,令人想反覆再聽。
Lu:d - Welcome Mandrake
一曲"Time Will Tell"同樣溫婉動人,就好像Radiohead的唱腔遇上Coldplay唯美流行的英倫搖滾,亦突顯了夜深孤寂,獨自排遣愁懷的感覺。當然不得不提 "Suffocate Tomorrow",細膩流暢,平易近人。令一首筆者甚喜歡的是"A Sober Life"...
...陰鬱的音樂,主音繼續他那令人肝腸寸斷的唱吟,弦樂器和結他交錯奏出煽情的效果,最令人驚喜是末段突然來一個變奏,Pink Floyd式結他solo,再加上孤寂的單音合唱作結,餘音裊裊。
8.3.07
細雨中的美麗電音: Childs - "Yui"
Childs的大碟”Yui” (上圖) 亦不例外。
來自墨西哥的二人電音組合Childs是我近日的一個重大發現,大碟Yui的封面畫象,是一個撐著雨傘的小孩獨個兒地坐在階梯上,背景是雨天迷濛的意像,感覺落寞而帶點童真。音樂上跟Album Leaf一樣以鍵琴、結他為主,再配以弦樂編排,令整體音場極之開揚,廣闊,交織出來的電音節奏和旋律就如水滴一樣的零碎透澈,美不勝收,Childs曾以Epic Electronic Lullabies來形容他們的歌曲, 既有像Sigur Ros的空靈,亦有如冰島Mum那種簡約電子的音色,背景裡時有一些獨白或者孩童雨中嬉戲的聲音作點綴。
編曲上是一貫Laptop Artists的簡單連綿的鋪排,但亦有些曲目,例如長14分鐘的”Ian P”,像Ambient Post-Rock一樣,變奏出夢幻一般的高低跌盪,那種強烈的空間感令人彷如自身其中一樣,
推介試聽:
延伸聆聽:
Childs: Myspace 試聽
Childs: Last FM 試聽
2.3.07
從Grunge到盛世 (上): Brit-Pop前奏 (feat. Suede)
上回我們談到90年代初的美國的Grunge Style Rock (請參閱前文),Nirvana後來越洋過到英國,盛然對當時的英國Band壇有過一定衝擊,但兩地的音樂文化始終大相徑庭,而且英國搖滾音樂源遠流長,自成一方,所以越洋的Grunge最多只能與當時的Brit-Pop成分庭抗禮的形勢,並未見到有樂風上的影響和滲透。
時間是大約是90年代初、中期,Brit-Pop盛世開始,英倫結他音樂熱潮在這段時期到達了自Beatles以來的頂峰,或許這是搖滾歷史的一個必然總結,自成一體的英倫結他音樂,無論風格變化及其流行感染力都經已成熟到令其產生爆發的可能,獨立或者流行音樂亦都匯流於那段時期。當時,樂隊之間競爭激烈,當然亦有些選擇獨立不群,然而各樂隊之間都力圖同中求異,務求於音樂上或個性上樹立自己的風格,而成敗關鍵除了取決他們的實力外,那時候媒體的褒揚和宣傳(Media Hype)亦漸漸變得重要 (尤其是當時MTV頻道己經變得成熟而具有影響力),要不然他們很快便會為樂迷所忘記,淹沒在時代的洪流中。
Stone Roses,石玫瑰,出現在80年代末期,植根於搖滾名城Manchester的Stone Roses,出道只有5年,只出過兩隻大碟而已,但對英國Band 壇卻有相當大的影響,其中之一是他們促成了Brit-Pop前期的”曼徹斯特熱潮” (即所謂的“MADChester”) 的爆發,而且某程度上啟發了後期的Oasis, Blur, Suede, Radiohead等英倫樂隊。
一貫水彩塗鴉和潑墨的唱片封套下(左圖),是糅合了60年代Guitar-Pop和80年代的Dance-Beat音樂,一種散渙而頹廢的搖滾風格,由狂傲而囂張的主音Ian Brown所帶領,他是一個連出名口沒遮攔Noel (Oasis主音) 都不敢得罪的厲害人物 (可能他們臭味相投,他們亦曾合作寫過歌)。雖然Stone Roses早已解散,但Ian Brown仍相當活躍於英國Band壇。
另一隊”曼徹斯特熱潮”下的核心樂隊是Happy Mondays,隊名的由來其實是幽了樂隊New Order一默,把他們一首名作Blue Monday(憂鬱星期日)改為 Happy Mondays (開心星期日)。顧名思義他們的音樂是相當令人Happy,糅合了Punk前輩The Clash的音樂感和New Order的Synth-pop效果,他們Dance Beat份量亦比Stone Rose來得更多,而當中結他的角色似乎己變得次要,取而代之的是那渾濁沉重的Bass Guitar Loop, 樂曲亦刻意做得鬆散模糊,令人Funky而愉悅的歌曲的背後,同時帶有很強的「惰性」,形成一種甚為濃烈的頹廢感,彷如「魔鬼」一樣在耳邊引誘你放下手頭的工作,一起加入他們的迷幻派對。
另外,當然要提到建構了英式搖滾根基的The Smiths (前文提及),他們星散後的餘燼首先落在Suede之上。相信很多人比我更了解Suede,而Suede似乎特別為香港樂迷所熟識,他們曾不止一次到港開演唱會,不少樂迷都對他們的印象都極深,但可惜解散多年的Suede復合無期,而我這個小樂迷只能從唱盤中感受他們解散前的風采,對許多人來說,最難忘的當然是主音Brett Anderson那仿如Glam-Rock附身的妖媚唱腔,而對於他的聲線,總會有一些兩極的反應,有人被他迷住,亦有人敬而遠之,而他那種病態美的形象和其非凡的創作力,都使Brett Anderson成為樂隊焦點。
然而Brett的童年生活並不是相當愉快,他成長的家鄉Haywards Heath是一個民風保守的城鎮,而言行獨立不群、外表頹廢柔弱的Brett,總愛以搶眼的衣服去吸引別人的注意,但換來的是別人的冷眼與排擠,甚至嘲笑。
「那地方真的很糟,比倫敦很多地方都糟得多!我成長的地方總有一點潛藏著的暴力在流動。 從我大約9歲開始他們總是一直叫我 “queer”,其實我還挺喜歡的..因為當你被人辱罵的時候,你可以想‘那真是狗屎,這算是甚麼罵人的話!?’我挺喜歡被人注視的感覺,尤其當別人開始注意到我被孤立了…」Brett如是說。
之後,Brett在音樂路途剛開始之際,找到了他的偶像David Bowie作為模仿對象,因為Brett從他身上感受到與他相同的氣質,一種中性打扮的形象,而且曲詞浪漫而感性。但數到對Brett最大影響力的當然是The Smiths。
“They (The Smiths) had power and a presence that couldn't just be put down to some effeminate pouncing around with flowers hanging out of their back pockets. It was much more sinister, much more sexual and much more real than that.”
我會形容Suede 為妖媚版The Smiths, 兩者結他手法頗為相似,而經Suede改進後變得更為響亮而華麗,而且兼具靈活性和旋律性。
很多人都認同是Suede是真正揭開了Brit-Pop的序幕,而1994年他們一張極為深邃的慨念性大碟”Dog Man Star”(左圖) ,令他們攀上搖滾頂峰,叫好又叫座。不要被” 深邃”一詞所嚇怕,事實上,當筆者第一次聽此碟時,已被他們流暢緊密的Brit-Rock所吸引,結他手Bernard Butler精彩而緊密的結他彈奏,是全碟的靈魂所在,與主音陰陽怪氣的唱腔水乳交融,營造了陰鬱、頹靡的氣氛。
“Dog Man Star”裡,筆者喜歡的 ”New Generation”,低沈的聲音到漸漸高吭的副歌,間場有無比流暢爽勁的結他部份,但搶耳的歌曲裡,卻有彷如服藥後迷幻不已的嗓音重覆唱著”We Take the Pills to Find Each Other”。"The Power”是另一首令我心動不已的歌曲,如夢似幻的浪漫,卻隱藏著絲絲沉痛、無助,要不然,副歌部份又怎會不停唱著”Give me Give me Give me the power…”
“The Asphalt World”是首全長十分鐘的曲子,這樣長篇的補排,在Brit-Rock裡是一個相當嶄新的嘗試。這張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曲 ”Still Life”,請來了四十人的弦樂團為其伴奏,層層推進,壯浩而極具氣勢。
此碟亦永遠成為Suede樂迷的難以取替的最愛。
而完成這傑作的之後,Brett Anderson和Bernard Butler亦隨即分道揚鑣。Brett Anderson之後繼續他的Suede,浮浮沉沉的走過了90年代,當中仍然有不少耳熟能詳的歌曲, 例如"Beautiful Ones", "Saturday Night"', "Everything Will Flow" 等等。直至2000 年後把他終結,此乃後話。
以下送上筆者最喜歡的Suede歌曲, 經典之作, 現在重聽, 依然如此美好。
Suede - Beautiful Ones MV
正當Suede的”Dog Man Star”將大家帶入陰鬱的Brit-Rock的同時,另一邊廂,真正的Brit-Pop大戰正在白熱化。
下回再續。
12.2.07
Peter Bjorn & John: 不一樣的瑞典Indie
”Young Folk”這首歌在北歐、英國,同樣人氣熱爆,街知巷聞,而且是瑞典電台16星期的冠軍歌曲;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此曲有幸成為今年10月巴黎時裝展,CHANEL總設計師Karl Lagerfeld選用的背景音樂,一度成為潮流時裝界一時之話題,就連一向評碟嚴格的音樂媒體PitchFork,亦選Young Folk 為2006年度歌曲之首。
Peter Bjorn and John是由全男班組成,而隊名正正就是他們三人的名字,當中”Young Folk”和”Let’s Call it Off均收錄在他們2006年的大碟”Writer’s Block”裡(下圖)。PBJ將簡單的power-pop曲式玩得像Indie-pop一樣輕盈,雖然有點The Shins的清爽雋永,但論編曲和旋律的細膩度,還是不及後者。Peter Bjorn and John的樂器演奏刻意帶有粗糙的質感,使其突顯了懷舊搖滾味道,這種音場偏窄的處理手法亦是他們的一個特點之一,而且PBJ的風格亦較傾向於Folk-Rock。
”Young Folk”輕巧跳脫的bassline,配以間奏裡閒適動聽的口哨聲,當中獻唱的女聲是Indie-Pop樂隊The Concrete的Victoria Bergsman,男女的柔聲合唱動聽順耳,結他的出現並不明顯,只是作為短暫過場的背景效果,簡約的樂器運用,但卻取得清新與跳躍的最佳平衡,並成為了他們的成名作。
“Let’s Call it Off”是近期我的另一首至愛,無論樂器玩法或音色的處理都極為懷舊,而今次結他明顯成為了主角,單看短短的副歌部份,復古式結他的跳躍效果最令我難以忘懷。而這兩首歌當然最能反映了他們的整體樂風,亦即減少了瑞典音樂一貫精緻的花草風氣,強調的是那種粗糙卻輕巧的復古樂風。
廢話少講,請慢用。
Peter Bjorn and John - Young Folk MV
30.1.07
Clinic: 不安的搖滾
風格獨特的Clinic,他們的根源,其實還是有跡可尋,源自Velvet Underground和Sonic Youth (似乎任何現今另類搖滾都離不開這兩個名字的影響) 的結他噪音,加上Post-Punk的基調,高壓而粗糙的質感,偶然穿插著神秘而不安的風琴聲,主音極為扭曲、歇斯底里的唱腔,你根本很難聽得懂他在唱甚麼,但更突出其詭異的效果。
難忘Clinic當年帶給我的聽覺震撼,他們是那種一聽就會認得出的樂隊,現今你很難找到與他們樂風相似的樂隊,既然沒有對手、沒有比較,他們最大的敵人便是他們自己,風格太過獨特,帶來的隱憂是如何保持自己的樂風的同時,又能持續吸引樂迷的興趣,帶給他們驚喜。而Clinic一直為人垢病的地方是正正就是他們經常「返炒」自己歌曲的慣用模式,1997年出道的Clinic,2000年的首張大碟”Internal Wrangler”無疑是一鳴驚人之作,但之後卻無以為繼,而上一張平平無奇的大碟”Winchester Cathedral”,更是公認的「抄冷飯」之作,盛意欠奉。
幸好,07年他們的新作”Visitations”總算有略為回勇的跡象,至少反映他們不甘於一直頹靡下去。
整體感覺仍然是我熟識的Clinic,水準平均而且帶點驚喜。極為低調神秘的一曲Animal/Human,瀰漫著濃濃的宗教氣氛;主打歌"Harvest"並不算突出,反而刺激如故的”Children of Kellogg”、”If You Could Read Your Mind”令我百聽不厭,MV更是盡顯其古怪、神秘的一面,而且充滿象徵意味。
去片。
Clinic - Harvest MV
Clinic - If You Could Read Your Mind MV
17.1.07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 – 倫敦新夢幻組曲
06年7月,Damon (上圖右二)已說過自己將會製作Solo大碟,並與前英倫樂隊Verve的結他手Simon Tong合作,此子可說是暫時代替了Graham在Blur裡的位置,Simon Tong(上圖左一)亦曾與Blur一同參與”Think Tank”的製作及巡迴演出,更在Gorillaz的大碟”Demon Days”裡貢獻他的一手結他,可說是與Damon合作無間。另外,更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大碟將會由音樂怪傑Danger Mouse負責監製、混音。本名Brian Burton的「危險老鼠」,經典之作莫過於在04年,將Beatles 1968年的大碟”The White Album”,與Jay-Z 03 年的「告別作」”The Black Album”作sampling的混合,製作出”Grey Album”,技驚四座,同時他的才華亦吸引了Damon的注意,而Danger Mouse其後亦成為Gorillaz的另一主腦。
好了,夥拍昔日舊拍檔,並前往尼日尼亞錄製大碟,眼看Damon的Solo大碟將會成事,但一向鬼主意多多的Damon卻臨事變卦,決意另組一隊樂隊創作新碟,遂與Danger Mouse一同找來另外兩位知名音樂人。當中成員有黑人鼓手Tony Allen(上圖右一),他的鼓技已經接近大師級,擅長以非洲鼓樂節奏 (Afro-Beat) 作基調,再糅合Jazz、Funk、Rock等元素,風格獨樹一幟,曾經是樂隊Fela Kuti的鼓手,對非洲音樂貢獻甚大,而且他跟Damon亦曾合作過;另一位是來自典堂級Punk樂隊The Clash的低音結他手 Paul Simonon(上圖左二),樂迷對他最深印象的,相信是他在The Clash經典大碟”London Calling” 封面上,作勢擊爛低音結他的激情一刻。
好了,圍繞著Damon Albarn、加上Tony Allen、Simon Tong、Paul Simonon、Danger Mouse的強勁組合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得出來的音樂會變成怎樣呢?
創作重心依然是Damon Albarn,他銳意打造一張圍繞倫敦生活為題材的作品。音樂媒體PitchFork對其同名大碟歌曲風格的形容是少了Hip-Hop元素的Gorillaz;事實上,除了Damon的聲線外,當中已很難找到Blur時期的風格,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帶出的是一份低調、迷幻的英式懷舊Folk-Song味道。Damon和他的歌曲都變得更成熟,整體的團隊形象,四人總是一幅西裝骨骨,頭戴甚有英式韻味的圓頂禮帽,型格之餘,亦跟他們的樂風相配合。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這個隊名只是從大碟的名稱上得來,即是先有碟名,再有隊名,名稱說不定只是臨時性質。
先行單曲” Herculean”由低沉、帶點詭異的鍵琴聲和電子效果作開首,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Intro,成功抓住聽者的注意力,是一首不俗的主打作品;整體曲調營造了懶散、靡爛的感覺,曲、詞亦似表達出對大城市的呆板的工作生活感到厭倦、無力。頹靡感進一步由”History Song”散發出來,貫穿全曲的Lo-Fi結他旋律,加上不經意的scratching的效果,配合Damon低迴的唱腔,編曲和樂器運用都相對精簡、而且唱句短促,充滿孤清、鬼祟的氣氛,末段出乎意料的失控節奏,令整首歌更添戲劇性效果。”History Song”和” Herculean”算是奠定了整張唱片的歌路。再來 ”Three Changes”的迷幻之音,彷似是英國Neo-Psychedelic樂隊The Coral如出一徹的鬼主意;以木結他為基調的”Green Fields”,是一首簡單卻又動人的Folk-song小品。
溫柔的一曲“Behind the Sun”相信對主音Damon來說,是頗難唱好一首歌,尤其現場演出時,總顯得有點唱不上的感覺,當中的真、假音的交替要控制得好,的確不易,但此曲對Damon有另一個意義,他曾在記念音樂偉人John Peel的演唱會上表演此曲,之後亦在Roundhouse演唱會上,再把“Behind the Sun”獻給John Peel。
一首”Northern Whale”,synthesizer效果相當突出而有趣,據Damon在Roundhouse演唱會上所說,”Northern Whale”原本是一首情歌,但他忽然見到泰晤士河 (Thames) 一條鯨魚在翻動,遂令他改變靈感,最後寫了一條關於鯨魚的故事,藉著牠訴說對英國的眷戀和幻想。
Ina tide end town/ Everyone hallucinating on you/ But a northern whale/ Wouldn't leave until all England's tears are done
第二主打曲 “Kingdom of Doom”,副歌旋律搶耳,但依然帶迷幻,述說著一個醉漢對城市的扭曲觀感。
Drink all day/ Coz the country is at war/ Soon your be falling of the palace walls/ I can’t be anymore than I say/ In the flood we all get washed away
大碟結尾曲是點題之作 ”The Good, The Bad, The Queen”, 編曲相當豐富,上半部由優美的鋼琴作開首,配合旋律性強的演唱,下半部曲調加快,演變為急激的純樂器演奏直至結尾。
或許,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未必會長久,相信只是作為Blur或Damon下一張大碟的過渡性作品,但這張大碟的確展現了Damon Albarn (及其他成員)的無窮創作力,為樂迷帶來一張滿載新鮮感的獨立搖滾作品。
Herculean (live) -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Queen
參考連結:
Myspace (內附全碟試聽):
http://www.myspace.com/thegoodthebadandthequeen
Official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