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2.11

築夢者: M83 - Hurry Up, We Are Dreaming (2011)



多年前筆者第一次聽到法國電子樂團M83於2003年推出的大碟"Dead Cities, Red Seas, Lost Ghosts"時, 感覺驚為天人, 對當年初涉電子音樂的筆者無疑是一種很新鮮的聽覺體驗. 把本身屬於另類搖滾的Shoegaze樂風, 和Ambient電子音樂結合, 不但有流行電子的暢快淋漓, 更有Dream-pop的夢幻感, 而且其音樂所表現的獨特質感, 編曲和深度都令人過耳難忘, 遂令M83在當年同期的電子樂團(當中包括Boards of Canada, Four Tet 等名團)中突圍而出.

M83原為Anthony Gonzalez與Nicolas Fromageau所組成的二人組合, 後來 Nicolas離隊後, 樂隊只得Anthony支撐大局, 但這個人事變動並沒有影響M83作品的質素, 其後 的作品"Before the Dawn Heals Us"和"Saturdays=Youth"水準依然不錯. 來到今年的大碟"Hurry Up, We Are Dreaming", Anthony Gonzalez 繼續以一人姿態創作音樂, 這張以夢境為主題的作品, 以雙CD形式收錄22首全新歌曲, 單看大碟開首的"Intro"和結尾的"Outro", 也會意會到這大概會是一張顧全整體性的史詩式音樂巨構, 再加上有如斯浪漫的主題構想, 未聽已經令人對這張概念大碟有所期待, 雖然他夠膽以雙CD來展現自己的無窮創作能力, 但這很自然會令人擔心大碟會否重量不重質, 歌曲會否良莠不齊. 但聽罷全碟後, 筆者那些擔心已經一掃以空, 因為"Hurry Up, We Are Dreaming"的確是質與量俱備的電子音樂佳作, 媒體Pitchfork繼2003年評M83的成名作"Dead Cities, Red Seas, Lost Ghosts" 9.2的高分後, 這張"夢之碟" 以 9.1分再次成為他們認同的年度佳作.



在筆者眼中既稱得上是質與量俱備, 這全碟長達74分鐘的作品當然沒有予我冗長之感, 而且歌曲亦鮮有冷場, 最令人驚嘆的是"夢之碟"裡, 可聽出Anthony Gonzalez把他過往每種樂風和情緒都發揮到近乎極致, 不斷遊走於流行電子和Ambient音樂兩個領域,音樂豐富之餘, 又不失他獨到的Dream-pop夢幻感。



開首, 帶我們進入夢境的是他與俄羅斯女歌手Zola Jesus的"Intro", 很典型M83式synth-pop演繹, 漸進恢宏的氣氛, 起了先聲奪人的氣勢. 緊接著, 有"Midnight City"這首先行主打, 流行的節拍下, 用80年代的風格滲出很強的現代感, 也令人感受到夜半大都會的熣燦氣氛. 不長不短的間長曲"Where the boats Go", 靜態的電子氣氛瀰漫於空間裡, 風格像是出自Moby之手一樣迷人.


M83 - 'Midnight City'

筆者極喜歡的一曲"Wait"是近Space-folk風格, 木結他配合輕柔的電子氣氛, 本身已經有種讓人融化之能事, 聽得人心頭盪漾, 再加上他的一把聲線像是在遠方呼喊一樣, 整個音樂氣氛令人感動不已. 之後, 充滿童趣的"Raconte-Moi Une Histoire", 裡面有小孩的可愛獨白, 與復古味道很濃的節拍起了奇妙作用, 手法是他少有的嘗試, 而這幕童年夢境隨著歌曲推進漸漸融合到背景的白色音牆裡. 繼續有80年代電子音樂的薰陶, "Claudia Lewis"的音樂層次非常豐富, 搖滾與電子互相交疊, 是一首令人目眩神馳之作. 接著的"This Bright Flash"在微噪的氣氛電子襯托下, 延續上一首的大搖大滾風格, 感覺像是在偌大的太空裡飛馳般無拒無束.

CD1 結束前, M83把音樂變很輕鬆泰然, 木結他再次出現在"Soon, My Friend", 再加上動人的弦樂襯底, 音樂間流露出依依不捨之情.

但很快, 更精采的CD2再次令筆者感到驚喜, 甚至這部份歌曲的質素比CD2有過之而無不及. "My Tears are Becoming a Sea"擁有如Post-rock裡出現的爆發, 樂如其名, 催淚效果在中段激昂的音樂底下缺堤.

接著"New Map" 裡流暢奔放的Synth-pop輕易地抓住樂迷的耳朵, 感覺非常醒神, 近尾段出現的悠揚笛聲更是神來之筆. "OK Pal"由結他到合成器的運用都充滿80年代氣息, 而Heavenly的人聲和緊密的音樂氣氛則令歌曲多了份張力. 筆者最喜歡的"Splendor", 音樂簡約之中帶點迷幻感, Choir式唱詠更是令人感動不已, 這一刻令筆者想起Mercury Rev如"A Drop in Time"等名作, 都是用弦樂和Choir風格營造一種戲劇性和煽情效果, 輕易征服聽眾的情緒.

動人時刻過了之後, 竟有一首輕快搖曳的"Year One, One UFO", 像極了那些搶耳的Coldplay歌曲. 爽快明亮的歌曲之間都有一些靜態音樂如"Fountains"做間場, 使得整體歌曲編排錯落有致, 令聽眾有更多層面的聆聽享受. 近尾段"Klaus I Love You"像一首短小精桿的Depeche Mode式早期電子樂, 只是音色調教得很氣氛化. 最後當然有一首"Outro", 和緩動人的樂音, 很稱職地為大碟作結.

"Hurry Up, We are Dreaming"用音樂記載了 Anthony Gonzalez 成長以來不同的夢境, 全碟音樂糅合了多種元素如迷幻樂, 電子流行, 氣氛電子, Shoegaze, Dream-pop等等, 編曲上時緩時靜, 大起大落手法, 營造了空曠而深遠的氣氛, 引領聽眾走進他豐富多采的奇妙音樂空間, 兼具旋律性, 意境和整體性, 難怪他這張野心之作在今年眾多佳作之中依然能突圍而出.

[評分: 9/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21

延伸聆聽: M83 Myspace

.

7.12.11

被賦予靈魂的Dubstep: James Blake – James Blake (2011)



這一年對來自倫敦Deptford的James Blake來說絕對是成功的一年,除了年初被BBC封為Sounds of 2011第二名外,他的首張大碟也被提名過英國Mercury Prize,並且拿下了英國榜第九位,才情備受了DJ和媒體們的肯定和讚譽,不但叫好,而且叫座,今年以來銷量已達到幾十萬張,對於這個才二十多歲的年輕音樂人來說,這一切真的順利得令人羨慕。當然,如果排除了媒體的大肆褒揚,James Blake熱潮也再次證明了英國音樂巿場對新音樂包容力的確很大。

要用到「包容」一詞,可以想像James Blake的音樂不會是走大眾化流行曲的調子,簡單來說,James Blake是騷靈(Soul)加上實驗味道很濃的Dubstep電子音樂,而James Blake亦被視為近年Post Dubstep熱潮的重要推手之一。在此先簡略說明一下我所理解的Dubstep。



Dubstep是一種在九十年代末英國倫敦興起的電子音樂風格,源於六十年代的南美Dub樂風,後經不少音樂人把它電子化之後,漸漸形成了一種風格獨特的舞曲節奏,不同於一般舞曲爽快跳躍,Dubstep的氣氛一般較灰暗,節拍較慢,低音極為深沉有力,節奏簡約之餘有種難以抗拒的迷暈效果。在英國出生長大,成長於Dubstep全盛期,James Blake的才氣就在這種有利環境下慢慢累積。

James Blake在同名大碟裡把Dubstep重新解構、再造,變成屬於自己的風格,已經廣受注目的他並沒有因遷就大眾巿場而刻意把歌曲變得流行起來,相反歌曲處處彰顯了其大膽的實驗意圖,把電子聲效、取樣、人聲和編曲玩弄於股掌之中。James Blake的作品是有時會表現得有點深奧,但樂迷們千萬別因此而卻步,因為大碟中其實不乏他深情演譯的鋼琴歌曲,那種騷靈味道,或許有一時三刻會令你聯想起方大同,不過唱的聲線卻是有如 Thom Yorke (Radiohead主音)或Antony Hegarty (Antony and the Johnsons主音)般陰鬱脆弱。



James Blake的大碟充滿冷色調的氣氛,竄動著忽明忽暗的電流。開首不久,"Wilheims Scream"在簡約的碎拍帶領下,他的聲線與多重鬼魅電子聲效互相交疊,層次雖然隨著歌曲的推進變得更密,但那種空洞氣氛卻越來越強烈, 感覺不可思議。


James Blake - The Wilhelm Scream

"I Never Learn To Share"不停重覆著簡短歌詞「...But I don't blame her...」,電拍也隨之越來越緊湊,引領情緒由一開始的落寞推進到一度接近失控邊緣。二部曲開首"Lindesfarne I"只是由一些零碎清冷的聲音片段組成,當去到"Lindesfarne II"時,保留了清冷的氣氛,但節拍力度明顯加重,加上變聲效果下的James Blake聲線,令到整首歌增添一份神秘氣息。James Blake在他的作品裡,聲線運用已不局限於表達感情,更是電子聲效的一個重要元素之一,例子在大碟裡俯拾皆是。


James Blake – Lindisfarne

來到James Blake的成名作"Limit To Your Love",James Blake以其獨特的風格重新演譯了Feist這首名作,由幽深的鋼琴聲引入,主音脆弱的聲線一路唱著,推進至一段短暫的留白後,一股詭異的低頻加上重型的Dub節拍突然劃破了這一寂默,感覺要把空間裡的一切震倒,這震撼把歌曲帶到了另一境界,一個深邃而疏離的境界。


James Blake - Limit To Your Love

"Give Me My Month"奏著別具韻味的琴聲,James Blake的聲線亦顯得很突出,充分表現了其深情的一面。同樣有鋼琴獨奏,"Why Don't You Call Me"則較為實驗性,更為隨意,琴音漸漸變得更為疏落,取而代之是鬼魅的變聲和電音。在筆者喜歡的"To Care (Like You)"裡,James Blake把自己的聲線加工成一把女聲,變成好像男女合唱一樣,風格很R&B,更有緊密連綿的電音伴奏著。簡約優美的碟尾曲"Measurements",音樂層次看似簡單,只有低音伴以人聲,但那種多重人聲合唱的技巧很有心思,Soulful之中帶有濃厚的Gospel味道。

James Blake剛推出他的新EP "Enough Thunder",裡面最具話題性的相信是他與Bon Iver(看前文)合作的一曲"Fall Creek Boys Choir",歌曲雖然是一貫James Blake的實驗電音,但細聽下,歌曲依然隱約包裹著Bon Iver那柔和而開揚的Folk味。另外James Blake又怎少得Cover歌,這次則選了著名Folk女伶Joni Mitchell的"A Case of You",「無添加」地以純鋼琴演譯,音樂幾乎找不到任何電氣化痕跡,表現了歌者最真摯而不修飾的一面。


James Blake - A Case of You

James Blake在這一年裡不但造音樂勤力,而且不停出席大大小小的音樂會,增加自己的曝光率。誠然James Blake的音樂不會有很強的親和力,但他的確給了聽眾一種主流以外的選擇,這種主流名聲,配非主流音樂,在音樂巿場裡成功的例子並不多見,但看來外國樂迷相當受落,也很珍惜他的出現,是以James Blake不少音樂會都能迅速爆滿,一票難求。
「這個十年會因為Dubstep遇上酒吧歌手而被人記住嗎?」著名電音單位Portishead成員Geoff Barrow曾經潑了James Blake一頭冷水。筆者不敢說十年之後James Blake會否同樣受注目,但至少這一年,他仍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新星。

[評分: 8.5/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20
.

2.11.11

聽得到的歐洲明信片: Beirut – The Rip Tide (2011)



乍聽樂隊Beirut那滿載歐陸風情的歌曲,你會以為他們是來自歐洲大陸某地傳統樂團,但原來由年輕樂手Zach Condon所領軍的Beirut是一隊植根美國紐約的Baroque-pop/indie-folk樂隊,Beirut推出第一張大碟 ”Gulag Orkestar”時,Zach Condon竟然還是個不到20歲的小伙子,這是一個應該玩Punk樂的年紀,但Zach Condon卻玩起成熟而典雅的另類民謠。

跟很多獨立音樂人的出身相近,他十多歲的時候已經在卧房裡,用簡單的器材,錄製自己的歌曲,自作自樂,他的才情在那時並未有太大發揮,直至16歲那一年,這個對於Zach Condon來說決定性的一年,才正式啓蒙了他日後不一樣的音樂之旅,那年他周遊歐洲列國,當別人著眼於熙來攘往的景點時,他眼裡所觀察到的卻是當地古樸的東歐風土人情,而且更深深被當地傳統音樂所吸引,後來決意把這種歐陸音樂帶到遙遠的美國彼岸。



返國後他以黎巴嫰首都貝魯特(Beirut)為自己掌旗的樂隊命名,不久便推出了第一張大碟” Gulag Orkestar”,是年2006。Zach Condon在首張大碟裡已經急不及待展現他的創作才華,音樂裡盡出了你能夠數得出的傳統樂器,如手風琴、大提琴、小提琴、曼陀羅琴、色士風、笛、大號、小號嗽叭等等,豐富得難以想像,加上他的精心編排,歌曲風格遊走於歐陸民謠與優雅的Baroque-pop之間,你彷彿能透過這張作品體驗東歐古樸風情,感受吉卜賽人的熱情奔放,再加上Zach Condon一把不屬於他年紀的成熟聲線,別具韻味,亳無難道地融合在他的傳統音樂裡,這一切怎教人不驚喜。”Gulag Orkestar” 這張處女作令Beirut得到非常不錯的評價,亦使Zach Condon迅速地在獨立音樂圈裡站隱陣腳。

獨立音樂通常以搖滾風格作為主軸, 再不時加進並放大不同的音樂元素,便可以自成一格,一般而言,他們在音樂創作時受時代因素影響遠比地域因素更大, 而Beirut則高舉地域主義的旗幟,完全以純World Music風格為主導,同時不脫個人創作精神,把原本只是別人的”伴碟”變成自己獨有的”主菜”,所以風格更顯得鶴立雞群。



不知不覺,Beirut已經推出了他的第三張大碟,今年的新作”The Rip Tide” 樂器層次依舊豐富,銅管樂依然悠揚,只是稍為褪去首張大碟的濃厚風土味,像是抺去了前作古舊的歷史塵埃,整體變得更為簇新,編曲手法更富現代感,結構分明,更易入耳,對新手樂迷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入門選擇。

全碟雖然只有九首歌 ,但因為歌曲質素平均而且不俗,所以在這30多分鐘裡,鮮有冷場。銅管樂在Beirut的音樂裡一直佔了極重要的地位,在他的新作裡亦不例外,第一首”A Candle’s Fire”在軍鼓的帶動下,銅管樂演奏充分地表現音樂的熱情奔放,但沒有搶去歌手的獨特聲線,而Zach Condon譜寫的旋律亦比之前動聽。動聽的旋律此落彼起,”East Harlem”可算是全碟的一個亮點,也令我發現原來木結他和銅管樂竟然可以互相配合得如此出色,大大聲的後者搶不去前者的folky味道,當然這也得歸功於監製對於樂器調度的功力。


Beirut - ”East Harlem” 《The Rip Tide》(2011)

以沉靜的鋼琴作為引子,一曲”Goshen”令我們見識到Beirut也有其柔情的一面,緩緩的銅管樂亦合適地襯托出整首歌的感情,很舒服的一曲,這也是筆者個人的最愛之一。
繼續有鋼琴的出現,這次開首有點像Coldplay,說的是點題作”The Rip Tide”,風格偏向流行化,其煽情的銅管樂和弦樂交織出動人淒美的情感。


Beirut - "Goshen" (Live)

一曲“Vagabond”再次表現了Beirut熱情奔放的一面,中段加上跳脫無比的鍵琴,把久違了的吉卜賽情懷一下子釋放出來。最後一首”Port of Call”把握最後機會盡用了所有樂器,同一時間不同樂器在熱烈地奏著,要編排好他們不致於「炒埋一碟」,本身已經不易,更可況要表達不同層次的激昂情緒,幸好Beirut還是把一切控制得很好,令大碟有個不錯的結尾。


Beirut - “ Vagabond”

如果是死忠Beirut粉絲,我想他們未必會覺得Beirut的新作好過前作,皆因音樂整體少了前作濃厚的歐陸風情,變得有點像Arcade Fire那樣大堆頭的indie-rock取向。然而本質上他們仍能用不同樂器帶出自身獨有的古樸樂風,只是今次多了一層無傷大雅的流行糖衣,而”主菜”元素的銅管樂亦不致淪落到”伴碟”的地位,所以整體可聽性仍然甚高。相信這次Beirut的親民取向會為他們吸納更多樂迷,尤其那些想認識不同indie風格音樂的樂迷。

[評分: 7.5/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19
.

11.10.11

樂評短打: Explosions in the Sky - 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 (2011)



喜歡Explosions in the Sky (下簡稱EITS) 的原因, 主要出自他們一份堅持, 堅持只用傳統的搖滾樂器造他們的Post-rock音樂, 當很多Post-rock樂隊都不斷加入不同元素和樂器去豐富他們的音樂層次時, Explosions in the Sky這隊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樂團卻示範出何謂正規Post-rock應有的架勢, 靜嘈靜嘈的曲式理所當然是指定動作, 亦剛亦柔的鼓聲, 加上純以兩把電結他演奏作為主軸, 就能譜出不少蕩氣迴腸的美妙音樂, 就算連催淚必備的弦樂或鋼琴都很少出現在他們歌曲裡. 你可以說他們墨守成規, 但事實證明, 作為很多人眼中的Post-rock Big 4之一, 他們的地位依然穩固, 諷刺的是EITS成員一直對被界定為Post-rock之詞嗤之以鼻, 但我們知道: 他們比很多Post-rock band玩得更Post-rock.

他們的新作依然延續他們一貫音樂風格. 大碟沒有試圖探索新的創作方向, 整體聽來編曲很緊湊, 曲與曲之間有其連貫性, 音樂留白的地方不多, 澎湃的情感隨著電結他此起彼落, EITS再次展露了他們的拿手好戲. 雖然碟名令人感受到離別的唏噓, 但音樂表現卻很有一種強者回歸的自信心.

開首一曲"Last Known Surrounding", 並沒有投放大量感情, 而編曲的變化亦不是太令人驚喜. 但先不用失望, 因為好戲在後頭. 第二曲"Human Qualities"相對較靜態, 結他勾勒出幽幽的旋律感, 感覺是如此細水流長, 中段一陣留白過後, 帶出的卻是另一種情感, 漸漸變得激昂, 原來的流水漸漸變成洶湧洪水般撲面而來, 此曲的編曲變化, 實在令人回味. 中段有首只有3分多鐘的"Trembling Hands", 無論長度或者位置, 此曲應該算是間場曲, 但作為Post-rock間場, 此曲卻出乎筆者意料的急激, 但正好也承接了上一曲尾段的澎湃感, 靜駁靜, 動駁動, 歌與歌的連貫性做得尚算圓滑, 達到了不錯的整體感覺. 不慍不火的一曲"Be Comfortable, Creature", 正如歌名的意旨一樣, 欲緩和之前的高漲情緒, 音牆雖密而不激昂. 緊接著, 毫無疑問, "Postcard from 1952"是全碟最精彩的一首, 像是久被壓抑的情感, 如崩堤一樣傾瀉出來, 兩把結他譜出了極為扣人心弦的旋律, 此曲把EITS最動人一刻表露無遺. 最後長達10分鐘的"Let Me Back In" , 結他算是玩得很Laid-back, 細膩之中帶有一點漸近光明的意境, 餘音不絕.

如果這張作品是其他同類樂隊玩的, 相信會令人喜出望外, 但以EITS的標準來說, 卻又不算突出, 畢竟我們對EITS這類大band的要求一直很高, 無論如何, 就算他們不再驚喜, 亦不能否認"Take care, Take care, Take care"是一張很用心的作品.





[評分: 7.5/10]

延伸聆聽→ Myspace

30.9.11

走出民謠: Bon Iver



Folk音樂就像一個大溶爐, 任你添加不同的音樂元素進去, 都可以自成一格, 不用說有流行味強的Folk-pop, 加點實驗性質成了Free-folk, 加點電子成了近年流行的Folkatronic, 一個人也可以斯人獨憔悴地表達情感, 給他full-band陣容歌曲也可以變得熱鬧豐富, 不同人也會有不同演釋,而且很多時都反映了創作者的心路歷程。



Bon Iver是由創作主腦Justin Vernon所帶領的folk-rock樂隊,2007年, Justin Vernon不但經歷了感情的挫折, 而且肝病不幸在那時折磨著他的身體, 心情走進低谷的他不惜遠離繁喧, 隱居深山, 把大部份精神寄托在音樂創作上, 他首張作品“For Emma, Forever Ago”(上圖)就在這種殘酷的背景下誕生, 這張作品令人感到他把一切感情和專注都寄託在裡面每首歌裡, 歌曲散發出的淡淡哀愁是如斯令人動容, 音樂上他亦開始探索當ambient音樂遇上folk-rock的種種可能性。可能連Justin Vernon本人之前都沒料到這張作品為他們帶來幾乎一面倒的好評, 而Bon Iver這個名字在folk-rock圈裡亦迅即受到廣泛注目, 其後更被著名廠牌4AD收歸旗下, 並把這張成名作帶到英國巿場。



載譽而來, 今年他們推出了第二張full-length作品(下圖), 這次押上樂隊名字作為碟名, 足證Bon Iver對這張作品有一定信心, 大碟原名叫 “Letters For Marvin”, 後來才改成”Bon Iver”, 改碟名可能暗示了樂隊想擺脫前作那種斯人獨憔悴的個人化風格, 希望有個全新的創作方向, 事實上這張作品比上那張的確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們再一次定義了極具個人特色的folk-rock風格。 人紅自然吸引不少樂手想跟他合作, Bon Iver已擴展為四人樂隊, 而在錄製同名大碟時亦請來了不少名樂手助陣, 包括活躍於indie圈, 亦曾為Arcade Fire效力過的色士風手Colin Stetson, 和弦樂編排家Rob Moose。



陣容頗大了的Bon Iver, 歌曲層次亦更見豐富, 但絲毫沒有減退其ambient的取向, Justin Vernon在談到他的新作時, 亦不違言這張作品不是由傳統folk-rock作創作起點, 他在接受Pitchfork訪問時說道:

“I don't find inspiration by just sitting down with a guitar anymore.”
"I wanted to build a sound from scratch and then use that sound to make the song."

這亦表明這張同名作品將會以非結他為主導的創作理念, 加上Justin Vernon本身也是一名出色的監製, 所以可以預料到他在聲響運用上會有其獨特風格。

新作開首一曲”Perth”已經先聲奪人, 在軍鼓的帶動下, 表現了Bon Iver少見的激昂。 之後精緻的”Minnesta WI”, 歌曲走向忽動忽靜, 有令人耳不暇給的編曲。 驚喜過後, Folk-rock樂章“Holocene”以木結他奏出出淡淡的愁緒, 重拾了他們在首張大碟裡最動人時刻, 而此曲可說是全碟的亮點之一。MV也拍得很唯美,值得一看。



簡單清爽的一曲”Tower”, 充滿著美式folk-rock情懷, 在弦樂的配襯下, 歌曲顯得格外優美。 中段兩曲”Hinnom, TX”, “Wash”, 是整張大碟氣氛最低迴的一刻, 當中“Hinnom, TX”只用簡單的電子聲底, 再搭配兩把聲線, 一揚一抑, 很深邃, 亦充份突出了Justin Vernon脆弱而迷人的聲線。 靜態的一面的Bon Iver不其然令我想起Post-rock班霸Sigur Ros, 我想當Sigur Ros轉玩folk-rock的時候, 大概也會如此美不勝收吧。 陣容擴展了的Bon Iver整體反而造得比前作更靜, 而且很懂得在製造Ambient氣氛時取捨樂器, 應奏則奏, 歌曲的靜態和動態地方都掌握得恰到好處, 足證主腦Justin Vernon的監製功力。

“Calgary”滿載動人旋律, 算是全碟最為明快的一首歌, 而編曲由電子到搖滾樂, 推進得相當圓滑流暢, 漸感開揚, 聽得令人心曠神怡。



全碟唯一有點格格不入的是最後一曲”Beth/Rest”, 他的聲線處理加上有點俗氣的電子琴, 聽起來像是一首老舊的八九十年代的流行曲, 與全碟的主題氣氛有點不太相襯, 算是一個小小缺憾。
整體而言, Bon Iver的同名大碟雖然比上一張” For Emma, Forever Ago"少了有機性,電氣化了不少, 但歌曲編排很流暢, 音樂的細緻位亦處理得很有心思, 令作品耐聽度提高了不少. 最重要的是感情依然很真摯動人。

在寂寥的夜晚, 聽著Bon Iver新作, 我再次被感動了, 像與他一起忘記有過的傷痛, 走一趟觸動心靈的音樂旅程。

[評分: 9/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18
.

26.9.11

樂評短打: The Kooks - Junk of the Heart



The Kooks 是來自英國Brighton巿的四人年輕樂隊, 說是年輕, 是因為他們英式獨立搖滾樂總予人快意青春的感覺, 筆者從他們的成名處女作2006年的"Inside in Inside Out"開始, 已經深深被他們acoustic-rock/indie-punk風格所打動, 除了有年少輕狂的英國Punk樂外, 最殺食的還是他們清新動人木結他小品, 再加上那份不經修飾的粗獷作風, 使他們不知不覺間在英國獨立樂隊脫穎而出, 當年與Arctic Monkeys並駕齊駒.

The Kooks - Seaside




今年他們他們推出了第三張大碟"Junk of the Heart", 風格轉變了點, 收歛了以往粗獷的氣質, 他們的歌曲變得不慍不火, 誠然這並不是一張風格突出的作品, 但勝在穩打穩紮, 歌曲清爽, 聽得舒服, 而且興幸沒有太多的修飾. "Taking Pictures Of You"的旋律不禁令人聯想起Coldplay舊作, 很是溫婉動人. "Petulia"是一首情歌小品, 那清新的木結他彈撥, 依然是他們的亮點之一. "Eskimo Kiss"的曲風爽朗如夏日陽光, 電結他與木結他相互齊奏, 層次豐富, 卻又完全不覺喧囂, 我就是喜歡他們這種帶點The Beatles影子的美好曲調. 要一點玩味嗎, "Runaway"有跳脫的節拍, 加上Funky結他, 令整首歌帶點南美風情. 曲式流暢的兩曲"Junk of the Heart"和"is it me", 理所當然是主打曲之選.





[評分: 7/10]

延伸聆聽→ Myspace

20.9.11

另類英倫精華遊: 何沛澄與他的白色維度.



雖然香港喜歡英倫搖滾的大有人在, 但玩得出英倫味道而又出名的樂隊並不多, 或者對於自己喜歡的音樂,樂隊們始終抱著欣賞的角度,不敢作為音樂創作上的一個大方向,不是他們玩得不好,而是怕玩得太好太忠於原本英倫樂隊的風格,會予人感覺他們只是一個稱職的模倣者,欠缺個人風格,所以玩得好之餘,又要突出自己,當中的分寸確實很難掌握。曾留學英國,深受英倫音樂影響的何沛澄,棄IT而取音樂,,大膽地走出了這一步,試圖突破傳統英倫搖滾的框框,把他獨特的樂風帶到香港。



這位”小明上廣州”製作人帶領他的唱作樂隊White Dimension, 推出了他們首張大碟”Shimmer Of Dawn”,一張教筆者驚喜的作品。 歌曲的氣氛和結他的演奏都帶有濃濃的英倫搖滾氣息, 尤其那種陰鬱, 壓抑的情感, 不難令人聯想起英國班霸Radiohead。 但不同的是他們以較progressive的編曲手法演繹歌曲, 這亦是這張作品的亮點之一, 大碟第一首”流沙”已經盡顯他們在創作上的野心, 在詩意般的磅礡氣氛之下, 把激情與冷靜相互交錯, 拼湊出一個畫面豐富的樂章, 而色士風的演奏無疑令歌曲多了一份優雅。 其後歌曲的風格亦在”流沙”的影響下, 成功鋪排了一種不錯的整體感覺 。

“尋歡作樂”在爽勁的結他背後, 暗諷大都會裡扭曲了的男女感情關係。令筆者感動不已的是一曲”蔓延”, 結他演奏靜靜的引入, 除了歌曲本身推進得圓滑流暢, 最吸引的還是那掩不住的苦澀情感, 相信最容易打動女性樂迷。



充滿Drone味的間場曲”暮”, 竄動著耐人尋味的電子節拍, 此曲像是一道橋樑, 把大碟以後的歌曲過渡去一個更沉鬱的氣氛。 “循環”的結他演奏像是一股旋渦般, 帶領聽眾遊走於現實與虛幻之中, 像在黑暗中吶喊, 試圖逃離那煩擾的世界, 其冷色調的音色和氣氛不其然令人想起Radiohead名曲”Climb Up the Wall”。 ”缺氧”的音樂風格與 ” 循環”相近,只是電子氣氛鋪得更厚, 予人滿佈暗湧之感, 其主題令人反思氣候與環境急劇變化為自然帶來後果。 黑暗過後, 純樂器過場曲“彌留”展現了一抺光明, 簡潔尤如Post-rock靜態的一面, 撫平了任何紛亂的思緒。



“沒有音樂的天氣”與”立春”同樣道出了曾留學英國的何沛澄對倫敦的印象,以景入情, 引導聽眾去感受霧都的迷濛意境, 同時稍為洗去之前幾首歌曲的沉重壓抑,曲式相對較明快, 明顯突出了結他跟隨感情起伏的變化, 不變的是仍是那種濃濃的英倫搖滾味道,,其中“沒有音樂的天氣”裡,末段那柔和的男女對唱,可算是神來之筆,餘音裊裊。 夜幕除除落下, 最後一曲 ”Night is Falling”以近似輕爵士樂的手法為大碟作結, 感覺舒服自然。



主腦何沛澄曾言想以音樂令聽眾有不同的感受和聯想, 而這張大碟亦確實做到這點,豐富的音樂層次為聽眾帶來一幕幕很具畫面感的意境, 除了彰顯了其英倫搖滾的底蘊外, 大膽的編曲手法亦令人印象深刻。 這張作品由創作到製成, 花了好幾年時間, 不但音樂, 連封面和小冊的設計也相當不俗, 當中沒有大唱片公司的幫助, 但其一絲不苟的創作態度, 實在值得我們支持。

[評分: 8/10]

刊於 Mugazine 摩格聲 香港網上音樂雜誌 Vol.17

30.1.11

My Top 10 albums in 2010

你沒有看錯, 這個是2010年的Top 10, 不是2011年. 實在要各位等太久了.


10. Monster Movie - Everyone is a Ghost

[Indie-rock/Dream-pop]

面對Monster Movie, 一隊筆者最喜歡的樂隊, 我自問沒有信心能準確的描述他們. 排名已經不重要, 只想再一次在這裡表達筆者對他們喜愛. 基本上單一首"Fall"已經令筆者驚喜萬分, 這首原本收錄在他們自製的限量CD-R "Christmas EP"裡的佳作, 有一貫他們順耳的dream-pop旋律, 很是動聽. 如果還在沉醉於上一張"All Lost"那唯美夢幻的氣氛裡, 再來聽這張作品, 恐怕會有一點不習慣, "Everyone is a Ghost"的音樂比前作更為大膽進取, 更趨向電子化, 好像把shoegaze噪音質感融合在電子節拍上, 沉重頹靡的音樂氣氛, 竟然還帶一點工業電子的粗獷氣息, 但骨子裡仍有那種夢幻而疏離的感覺, 女主唱Rachel Staggs在"All Lost"裡佔了很重要的位置, 但這張作品裡卻多作和聲出現, 因此少了前作的溫柔, 但這樣反而令編曲和歌曲的節奏更靈活. "In the Morning"以Banjo作主軸, 令歌曲多了民謠氣息, 輕快的節奏, 卻與沉沉的旋律上形成對比. "Silver Knife"爽朗流行的曲式, 是繼"Fall"之後另一佳作, 白色噪音與機械節拍一次很好的配合.

Highlights: {Fall} {Everyone is a ghost} {In the Morning} {Silver knife}



→ 前文
→ Myspace

9. Northern Portrait - Criminal Art Lovers


[Indie-pop]

來自丹麥的Northern Portrait成了上一年Indie-pop界裡的新竉兒. 清新明亮的電結他, 一把酷似Morriessy的唱腔, 幾乎完全複製80年代經典樂隊The Smiths的風格.(但樂隊們卻說從未聽過The Smiths的歌曲, 至於你信不信...) 大碟歌曲質素平均地出色, 完全不需要skip裡面任何一首. 濃郁的80年代氣息, 把早期英國Indie-pop美好的時光帶到現在, 亦糅合了Jangle-pop優雅而爽朗的風格, 令他們的音樂風格增多一點辨識度.

Highlights: {Life returns to normal} {that's when my headache begins} {Crazy}



→ Myspace

8. God is an Astronaut - Age of the Fifth Sun


[Post-rock]

God is an Astronaut是筆者最喜愛的Post-rock樂隊之一. 這張大碟無論音樂氣氛和編曲上都打造得很出色, 越聽越令我著迷. 雖然不脫傳統Post-rock曲式, 但器樂表現疏密有致, 編曲和旋律亦很上耳易聽. 推介的一曲"In the Distance Fading", 深邃開揚, 帶點drone味的音樂背景下, 加上爽勁的鼓擊節奏和鍵琴, 感覺神采飛揚. "Shining Through"開首以一個低沉的結他拉空了整個音樂氣氛, 這種由低沉到開揚的氛圍, 成為了整張大碟的重要基石, 亦是筆者覺得他們最迷人之處, 當然不少得還有大碟內精彩的結他彈奏, 和結他的音色變化.

Highlights: {In the distance fading} {Shining Through} {Parallel Highway} {Lost Kingdom}


→ Myspace

7. Stars - The Five Ghosts


[Indie-rock]

加拿大樂隊Stars這張作品用上大量synth-pop電子元素, 曲式表面聽來相當爽朗, 但卻同時營造了一層層幽美的氛圍, 縱使節奏明如快如一曲"I Died So I Could Haunt You", 或"We don't want your body", 歌曲主題卻又如此淒美, 更不用說"The Last Song Ever Written"流露出的孤寂感覺, 歌曲與碟名"Ghosts"似乎隱約互相呼應, 就是這種主題和氣氛的契合, 使我對這張大碟印象甚深.

Track chosen: {Dead Hearts} {The Passenger} {The Last Song Ever Written}


→ Myspace


6. Yeasayer - Odd Blood


[Indie-rock]

來自紐約巿的Yeasayer一向以極富玩味的迷幻搖滾著稱, 新作依舊充滿古靈精怪的編曲手法, 還有不少信手拈來的民族風情, 不同的是這次更傾向流行電子, 令其本身已經五顏六色的音樂上, 更添一份俗豔.

Highlights: {Madder Red} {Ambling Alp} {ONE} {Love me girl}


→ Website


5. The Deerhunter - Halcyon Digest


[Indie-rock]

這張大碟才令我開始喜歡Deerhunter--這隊近年冒起得極快的實驗結他樂隊. Deerhunter的音樂雖然技巧上常給人拿來跟前輩Pavement相提並論, 但其獨有的氣氛和精神特質, 都好像標明了"只此一家"的獨特性, 難以被模仿. 開首的一曲"Earthquake"和之後的"Helicopter"那種天旋地轉的迷人氣氛已經充份突顯了他們異色樂風. 兩首Low-Fi小品"Don't Cry"和"Basement scene", 感覺頹靡 卻又如斯甜美討好. 在"Memory Boy"裡 Deerhunter表現了少見的輕鬆爽朗, 也是全碟的一個亮點之一. 除了Pavement外, 歌曲如"Fountain Stairs"彷似經典樂隊Velvet Underground的樂風, 但節奏卻更見鮮明. Deerhunter在這張大碟明顯走親民路線, 但同時不失自己獨特氣質, 此舉相信能吸引更多樂迷注意, 近一步鞏固他們在獨立圈的地位.

Highlights: {Memory Boy} {Desire Line} {Basement Scence} {Fountain Stairs} {Don't Cry}



→ Myspace


4. Caribou - Swim


[Electronica/Dance]

Caribou是電子音樂人Daniel Victor Snaith的一人project, 他把電音保持著一份簡約迷人的特質. 跟Fourtet的音樂很類似, 歌曲裡, 作為基調的acid-house節拍發揮了歌曲不同程度的迷暈效果, 這名數學博士把每個電音片段把弄得好像經過計算一樣嚴謹而有規律, 不同元素和層次之間的置換都圓滑順耳, 當然作為以dance風格為主的作品, 其蘊含的舞曲動能仍然是最令人雀躍的地方, 而那彷騒靈的唱腔, 亦柔化一切會使人覺得刻板的印象, 為歌曲增添了浪漫和深度. 電音節拍與響亮的有機敲擊齊奏, 豐富了節奏層次, 例子俯拾皆是, 如"Bowls", "Leave House", 其中"Bowls"更用上了類似古箏的聲響片段, 令歌曲多了一種東方韻味. 最特別的一曲"Sun", 大玩人聲變奏, 配合其獨特節奏, 人聲漸大漸小, 忽揚忽抑, 效果令人驚喜. 這張作品跟同類型的Fourtet大碟"There Is Love in You"可謂一時瑜亮, 並且成為了不少年終榜單的熱門之一.

Highlights: {Odesa} {Sun} {Bowls} {Found out} {Leave House} {Jamelia}


→ Myspace

3. The Album Leaf - A Chorus of Storytellers


[Post-rock]

The Album Leaf原本只是Jimmy LaValle的個人project, 早期玩一些節簡約的ambient電子樂, 舒服自然, 曾經陪筆者渡過不少寂寞的晚上. 得到Sigur Ros主音的賞識之後, 他的音樂開始變得更豐盈, 感情表達得更淋漓盡致, 更post-rock. 承接上一張"In to the blue again"的風格, 新作依然能夠討好筆者. 沿用Full-Band形式編制, 音樂的表達和編曲亦靈活了不少, 一收一放, 一緩一張, 都有不同的樂器襯托承接, 完全有助感情的表達, 但作為主軸的唯美琴音仍是那麼醉人. "There is a Wind"一曲由靜態一路層層推進, 背景那撩人電琴聲令筆者回想起他個人時期的音樂氣氛. 最易入耳當屬"Falling From the Sun", 編曲鮮明, 這種song-based取向最能打動人心, 令筆者回味再三. "Summer Fog"一曲琴音與弦樂互相輝映, 原本廣闊而平靜的湖面, 泛起了陣陣漣漪, 這是屬於黑夜的配樂, 也是一首不卑不吭的曲目, 在大碟裡發揮了很好的橋樑作用.

Highlights: {Falling from the Sun} {Stand Still} {There is a Wind} {Within Dreams} {Stand Still} {Summer Fog} {Until the Last}


→ Myspace


2. Gil Scott-Heron - I'm New Here


[Hip-Hop/Trip-hop]

執筆之際, 驚聞Gil Scott-Heron這位地下Hip-hop之父已經過世, 這張作品亦成為他個人名義下的遺作. 他是詩人, 是60,70年代黑人維權組織的活躍份子, 亦是非主流Hip-Hop界的教父級音樂人. 這位已經60多歲的老人, 音樂上永遠有令人驚喜的前衛構思, 早在現代Hip-hop萌芽之前, 他已經把soul, funk, blue, urban等風格溶入他獨特的說唱方法, 內容主要探討了社會現象和黑人文化, 因此他的風格亦曾被界定為Political Hip-Hop. 距離上一張大碟已經有16年, Gil Scott-Heron在新碟裡展現的創作成果依然予人寶刀未老之感. 聽著這張作品, 感覺好像在黑夜裡聽著一位久歷風霜的老人訴說著他的故事. 主打歌"Me and the Devil"深沉有力, 醒神的Trip-hop節拍貫穿整首歌. 點題作"I'm New Here", 木結他輕彈, 他則半獨白, 半唱和, folk味濃厚. 這張大碟有著Massive Attack式的Trip-hop底蘊, 但他把風格打造得更個人化, 事實上, 他的獨白風格是整張作品的骨幹, 而其音樂底則襯托了不同的情緒, 表達的情感除了有個人的自省, 亦有談及有關社會和家人. Soul唱腔下, "I'll take care Of you"孤寂的琴音延伸了整首歌的黑夜感覺. 他的聲線, 他的音樂, 都有一種令筆者凝神靜聽的魅力, 所以這張大碟是筆者上年一個很新鮮的聽覺體驗.

Highlights: {Your Soul and Mine} {I'll take care of you} {Where the night go} {The crutch} {Running}


→ Myspace


1. Hammock - Chasing After Shadows...


[Post-rock]

Post-rock一路發展過來, 雖然一直很難找到新的突破, 但無阻Hammock這張美麗出塵的作品成為我上年的第一位. "Chasing After Shadows..."把Ambient和post-rock兩種風格混和得相當精彩. 大碟幾乎沒有出現甚麼Post-rock慣常的樂器轟炸, 反之大碟的音樂質感打造得極為透徹明亮, Heavenly的意境更濃厚, 感覺上器樂的音色自天上除除降下. 他們的風格和氣氛有點像筆者之前介紹過的The American Dollar, 那種緩緩而沉靜的電子氣氛尤其像The American Dollar年頭推出的純Ambient作品, 只是Hammock的層次和編曲稍為豐富, 感覺上他們擷取了Post-rock裡各種靜態結構中, 最美的一面. 特別喜歡"Tristia", "Little Fly/Mouchette"一曲緩緩推進, 繼而開揚的編曲, 兩把電結他勾勒出動人心弦的樂音.

Highlights: {Breathturn} {Andulsia} {The World we knew as children} {Dust in the Devil's Snow}


→ Myspace